《病中杂咏十首》
时间: 2025-01-11 13:02: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杂咏十首
击壤林间送此生,
欣欣东作到西成。
泥深宿麦苗初长,
叶落柔桑眼已生。
枹鼓无声盗衰息,
文书简出吏清平。
西游携得蹲鸱种,
且共山家玉糁羹。
白话文翻译
在树林间敲打着土地,感慨生命的流逝,
欣欣向荣的春天终于走到了丰收的秋季。
泥土深厚的田地里,麦苗初长,
秋风中,柔桑的叶子已开始凋落。
鼓声无声,生活的窘迫已然消逝,
公文简明,官吏清明。
西行途中带回了蹲鸱的种子,
与山家的朋友一起享用美味的米汤。
注释
- 击壤:敲打泥土,古时用于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 欣欣:形容生长茂盛的样子。
- 泥深:指田地的土壤深厚,适合农作物生长。
- 宿麦:指秋季刚刚生长的麦苗。
- 柔桑:柔嫩的桑树。
- 枹鼓: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着生活的节奏。
- 盗衰息:生活的窘迫或困扰已消失。
- 文书简:指公文简明扼要,官吏清明。
- 蹲鸱:一种鸟,种子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和生机。
- 玉糁羹:美味的米汤,象征着丰收后的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与发展,目睹了国家的衰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诗风豪放,抒情细腻,深具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病中杂咏十首》写于陆游晚年,身体多病,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生活。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农田和丰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用“击壤”来表现对土地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诗中“欣欣东作到西成”表达了从春到秋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泥深宿麦苗初长”,展现了农田的生机,隐喻着即使在逆境中,生命依然顽强地生长。
“叶落柔桑眼已生”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后面的句子中“枹鼓无声盗衰息”,则是对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安详感。最后两句提到“西游携得蹲鸱种”,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暗示着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和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击壤林间送此生:在树林间敲打着土地,感慨生命的流逝。
- 欣欣东作到西成:春天的生长到秋天的成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 泥深宿麦苗初长:田地的土壤深厚,麦苗刚刚发芽,寓意着希望。
- 叶落柔桑眼已生:秋天来临,桑树开始落叶,生命的变化依然存在。
- 枹鼓无声盗衰息:没有声音的鼓,生活的困扰已消失,表达了内心的宁静。
- 文书简出吏清平:公文简明,官吏清白,反映了对社会清明的期待。
- 西游携得蹲鸱种:西行途中获得了蹲鸱的种子,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 且共山家玉糁羹:与山村的朋友共享米汤,表达人际间的温暖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泥深宿麦苗初长”比喻生机勃勃的农田。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叶落柔桑眼已生”表现生命的变化。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珍惜,表现了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间:象征自然与宁静。
- 泥深:代表丰厚的土地,寓意希望与生机。
- 麦苗: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丰收的期盼。
- 柔桑:代表着温柔与细腻的生活。
- 蹲鸱种: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新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击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流逝
B. 对土地的热爱
C. 对官吏的批评 -
“叶落柔桑眼已生”表达的意境是? A. 生命的脆弱
B. 秋天的到来
C. 生活的困扰 -
诗人通过“西游携得蹲鸱种”想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与杜甫的作品,两位诗人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故国的情怀,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