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
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
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
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的荒漠中正值秋雨,西风传来傍晚的砧声。
沧海的归途尚未找到,鬓发如霜心中感激恩情。
露水的色泽在冈坡上显得寒冷,蝉声在坞木的深处回响。
清晨在锯和斧头之间,唯有白云的吟唱诉说着离愁。
注释:
- 朔漠:指北方的荒漠。
- 秋霖:秋季的细雨。
- 夕砧:傍晚的敲砧声,表示思乡之情。
- 沧洲:指远方的海洋或大洲。
- 华发:白发,形容年老。
- 受恩心:心中感激他人的恩惠。
- 露色冈莎冷:露水的颜色在冈坡上显得寒冷。
- 蝉声:蝉鸣声,常与夏秋季节相关。
- 清晨鈇钺内:在清晨的工作场合中,鈇和钺是古代的工具。
- 白云吟:这里指代自然的声音,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常以简练而深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诗人离开长安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离别的伤感。王尚书即王维,是诗人好友,诗中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体现唐代诗歌的雅致与深情。
诗歌鉴赏:
《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是一首情感细腻的离别诗。诗的开头“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以秋天的细雨和西风传来的敲砧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紧接着“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则通过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时光荏苒的无情。
后面的两句“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愁的氛围,露水的寒冷与蝉声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孤寂与忧伤。最后一句“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时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热爱,尽管有离愁,但心中依然有一份宁静与淡然。
整首诗在描绘秋日景象的同时,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朔漠正秋霖”:描绘北方的荒漠在秋季细雨中的景象,营造出秋天的凉意。
- “西风传夕砧”:西风带来了傍晚的砧声,暗示情感上的思念与离别。
- “沧洲未归迹”:表达对友人(王尚书)的思念,沧海未归,心中挂念。
- “华发受恩心”:年华已逝,白发渐生,感激往昔的友谊。
- “露色冈莎冷”:自然景象反映心境,秋露显得寒冷,暗示内心的孤寂。
- “蝉声坞木深”:蝉鸣声在深处响起,加深孤独感。
- “清晨鈇钺内”:清晨的工作场景,象征着生活的坚持与努力。
- “只献白云吟”:白云的吟唱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心灵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色冈莎冷”,用露水的颜色比喻内心的寒冷。
- 拟人:如“白云吟”,赋予自然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秋霖: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秋天的细雨常与离别相关联。
- 西风:代表着变迁与离别,带着忧伤的情绪。
- 白云:象征自由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然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朔漠正秋霖”中的“朔漠”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
诗中提到的“夕砧”是什么?
- A. 一个地方
- B. 敲打工具的声音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动物
-
诗中提到的“华发”是指什么?
- A. 年轻
- B. 白发
- C. 红发
- D. 黑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喻凫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涉及到友人离别的主题,但喻凫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友谊与人生感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