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追述所见》

时间: 2025-02-04 15:36:08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烈千松嶂。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阁朱扉恣舒望。

当年祖讷伏于菟,蹑屐旋薙荆榛居。

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

呼灯谈话倏度夕,粥盂共赴云堂集。

日高振袂过邻峰,老衲相看但长揖。

意思解释

出山追述所见

作者: 张镃 〔宋代〕


原文展示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烈千松嶂。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阁朱扉恣舒望。
当年祖讷伏于菟,蹑屐旋薙荆榛居。
至今夜半吼寒月,守护净境严驱除。
呼灯谈话倏度夕,粥盂共赴云堂集。
日高振袂过邻峰,老衲相看但长揖。


白话文翻译

我家正好对着烟雾缭绕的山景,常常欣赏阴晴变化的日与夜。
清秋的景色不仅能激发我的诗情,还引我走向溪山深处。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与云融合在一起,似乎无穷无尽。
在晒稻的坡前,我扶着拐杖,停在鱼滩边泊下小舟。
进入城中,尽情欣赏风景,驼桥上的缆绳因此而留宿。
十年旧游如梦惊回,堤边的老柳依然是那样的苍翠。
清晨我取道岘山前,洼樽在穹崖巅轻轻拊拍。
蜿蜒的路指向道场,挂席的路径引向幽静的禅境。
弯弯的港口转过茭田,黄莺在千松山中欢唱不已。
竹舆飞入翠绿光影中,宝阁的朱扉随意展开视野。
曾经我的祖辈在这里栖息,轻声踏着木屐走过荆棘丛生的居所。
直到如今夜半寒月高吼,守护着这片净土,严加驱除杂念。
呼叫灯火,谈话间瞬间度过黄昏,一起共享粥盂,赴云堂聚会。
日高时分,随着衣袖轻摇,越过邻近的山峰,老僧互相凝视,深深作揖。


注释

  • 风烟:指云雾缭绕的山景。
  • 清秋:指清爽的秋季,景色宜人。
  • 湖州:地名,风景如画的地方。
  • 驼桥:一种独特的桥,形状像驼背。
  • 荆榛:指荆棘和野生灌木,象征艰难困苦。
  • 云堂集:可能指某种聚会或宗教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出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他对故乡景色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出山追述所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整首诗以清秋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哲学的感悟。诗的开篇通过对日月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以湖州的美丽风光为引子,描绘了晒稻、泊舟的宁静画面,展现出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情趣。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旧游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老柳、驼桥、道场等意象,皆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尤其是“十载梦惊回”的句子,流露出对流逝岁月的感慨,勾起读者的共鸣。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先描写外部环境,再深入内心情感,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莺簧激烈千松嶂”,让人仿佛置身于生机盎然的自然中。最后,诗人在结尾以老僧的相视长揖为结束,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家正对风烟住:诗人居住的地方正对着烟雾缭绕的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饱看阴晴变朝暮:在此处,诗人长时间观察自然变化,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3. 清秋非但入诗脾:清秋不仅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也让他向往更深的自然之地。
  4. 挽向溪山深处去:引发诗人对更远的溪山的探索欲望。
  5. 溪山深处是湖州:明确地点,湖州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6. 水合云凝不断头:水与云的结合,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景象。
  7. 晒稻坡前移拄杖:诗人描绘出一幅农田的生动画面。
  8. 罩鱼滩际泊扁舟:小舟停泊在鱼滩边,展现了宁静的生活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山深处是湖州”,用具体地点比喻更深层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莺簧激烈”,使得自然界有了生命,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深入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烟:象征不确定性和变化。
  • 溪山:自然之美,象征心灵的归宿。
  • 老柳: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 驼桥:象征与外界的联系与隔离。
  • 道场:象征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湖州”主要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地名
    C. 一种乐器
    答案:B

  2. “十载梦惊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亲人的思念
    B. 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3. “莺簧激烈千松嶂”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出山追述所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镃更侧重于对故乡的回忆,王维则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镃诗集研究》

相关诗句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下一句是什么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上一句是什么

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下一句是什么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上一句是什么

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下一句是什么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上一句是什么

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下一句是什么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上一句是什么

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下一句是什么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上一句是什么

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下一句是什么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上一句是什么

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下一句是什么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上一句是什么

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下一句是什么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烈千松嶂。上一句是什么

弯环港转茭田上,莺簧激烈千松嶂。下一句是什么

竹舆飞入翠光中,宝阁朱扉恣舒望。上一句是什么

我家正对风烟住,下一句是什么

饱看阴晴变朝暮。上一句是什么

饱看阴晴变朝暮。下一句是什么

清秋非但入诗脾,上一句是什么

清秋非但入诗脾,下一句是什么

挽向溪山深处去。上一句是什么

挽向溪山深处去。下一句是什么

溪山深处是湖州,上一句是什么

溪山深处是湖州,下一句是什么

水合云凝不断头。上一句是什么

水合云凝不断头。下一句是什么

晒稻坡前移拄杖,上一句是什么

晒稻坡前移拄杖,下一句是什么

罩鱼滩际泊扁舟。上一句是什么

罩鱼滩际泊扁舟。下一句是什么

入城要尽登临目,上一句是什么

入城要尽登临目,下一句是什么

驼桥系缆因留宿。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