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

时间: 2025-01-27 03:11:37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

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白话文翻译:

田野上高风掠过,带来阵阵香气,庙堂中的谋划却无人知晓。本应是孩子们骑竹马思念元子的时候,江左的兴衰并不在于君王。

注释:

字词注释:

  • 田野:指广阔的农田和自然景观。
  • 高风:指强劲的风。
  • 过有熏:风吹过,带来香气。
  • 庙堂:指朝廷,国家的政治中心。
  • 经画:指策划、谋划。
  • 无闻:无人知晓。
  • 固应:本来应该。
  • 竹马:儿童游戏,骑着竹竿当马。
  • 思元子:思念元子,元子可能指某个重要人物或理想中的君主。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一带。
  • 兴亡:兴盛和衰亡。
  • 不在君:不在于君王。

典故解析:

  • 竹马思元子:可能暗指儿童时期的纯真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风光和人生感慨。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失望和对理想君主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田野的高风和庙堂的经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田野的高风带来香气,而庙堂的谋划却无人知晓,这种对比突出了政治的黑暗和无能。后两句提到孩子们骑竹马思念元子,暗示了对理想君主的怀念和对现实君王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意象和对比,传达了作者对时政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野高风过有熏:田野上强劲的风吹过,带来阵阵香气,象征自然的美好和清新。
  2. 庙堂经画竟无闻:庙堂中的谋划却无人知晓,暗示政治的黑暗和无能。
  3. 固应竹马思元子:本应是孩子们骑竹马思念元子的时候,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怀念。
  4. 江左兴亡不在君:江左的兴衰并不在于君王,暗示君王的无能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田野的高风和庙堂的经画形成对比,突出了政治的黑暗和无能。
  • 象征:田野的高风象征自然的美好,庙堂的经画象征政治的黑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政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理想君主的怀念,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野高风:象征自然的美好和清新。
  • 庙堂经画:象征政治的黑暗和无能。
  • 竹马思元子:象征对理想君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田野高风过有熏”中的“熏”指的是什么? A. 香气 B. 烟雾 C. 热气 D. 灰尘

  2. 诗中“庙堂经画竟无闻”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失望? A. 自然美景 B. 政治局势 C. 儿童游戏 D. 理想君主

  3. 诗中“固应竹马思元子”中的“元子”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儿童 B. 理想君主 C. 竹马 D. 高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殷浩》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政治的黑暗和无能,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风光和狩猎场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