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诸公》

时间: 2025-02-04 15:30:51

盍簪谭旧梦,持酒送余春。

天地绿阴雨,江湖白发人。

时平销剑气,客久积衣尘。

又出重关北,斜阳独问津。

意思解释

寄别诸公

原文展示:

盍簪谭旧梦,持酒送余春。
天地绿阴雨,江湖白发人。
时平销剑气,客久积衣尘。
又出重关北,斜阳独问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分别时的感慨。诗人回忆过去的梦想和美好时光,举杯送别即将逝去的春天。眼前的天地之间,绿荫如雨,江湖上已是白发苍苍的人们。时局平静,剑气渐消,旅客在外已久,衣衫上积满了尘土。再次走出重关北,斜阳下独自询问渡口。

注释:

  • :何不,表示疑问或提议。
  • :古代用来固定发髻的饰物,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 旧梦:过去的美好记忆。
  • 持酒:举杯,喝酒。
  • 绿阴雨:春天的绿荫与细雨,象征生机与温柔。
  • 白发人:指年长者,象征经历与沧桑。
  • 销剑气:指平静的局势,剑气消散意味着战争已平息。
  • 积衣尘:旅行久了,衣物上积满了尘土,代表艰辛与不易。
  • 重关北:重关指重要的关口,北方的方向,暗示离别。
  •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其中“白发人”可以与古代流传的“白头如新”的理念相联系,强调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此外,诗中的“剑气”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武将的崇敬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目睹了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浮沉。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常表达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告别之际,诗人正值壮年,面对友人的离去,心中充满不舍与感慨。诗中描绘的春天和江湖的景象,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思索与期待。

诗歌鉴赏:

《寄别诸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离别之际,回首往昔,感慨万千。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感,春天的绿荫与细雨,象征着青春的生机与希望,而“白发人”则引人深思,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对仗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读来韵律和谐,情感交融。同时,诗人通过“持酒送余春”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既庆祝又哀伤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的珍惜,也有对失去的惋惜。这种情感的交织,正是人际关系中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它让读者在愁思与温暖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盍簪谭旧梦:为何不在酒会上谈论旧日的梦想?
  2. 持酒送余春:我举杯送别即将逝去的春天。
  3. 天地绿阴雨:大地间绿荫如雨,春意盎然。
  4. 江湖白发人:江湖间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象征着经历与沧桑。
  5. 时平销剑气:如今的时局平静,剑气已然消散。
  6. 客久积衣尘:作为旅客,久居外地,衣服上满是尘土。
  7. 又出重关北:再次走出那重关北方,象征着离别与旅途。
  8. 斜阳独问津:在斜阳下,独自询问渡口的方向,暗示孤独与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持酒送余春”与“时平销剑气”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绿阴雨”、“白发人”,通过自然与人物的描写,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使得诗歌更具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以酒会作为起点,引发对过去的回忆,展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青春的活力。
  • 白发:象征经历与沧桑,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 剑气:象征着战争与动荡,反映出社会的变迁。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人”指的是谁?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小孩

  2. 诗人用什么象征即将逝去的春天? a) 雪
    b) 酒
    c) 绿阴

  3. 诗中提到的“剑气”是指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友谊

答案:

  1. b) 老年人
  2. c) 绿阴
  3. b) 战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在离别中展现友情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林景熙《寄别诸公》与李白《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但林景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情壮志与不舍之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林景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