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灵岩》

时间: 2025-04-25 12:35:48

展旗天柱立,宝印伏狮雄。

瀑喷千珠碎,窗开四牖空。

争奇排怪石,独秀出孤峰。

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展旗天柱立,宝印伏狮雄。
瀑喷千珠碎,窗开四牖空。
争奇排怪石,独秀出孤峰。
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雁荡山的壮丽景色。首句“展旗天柱立”形象地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是迎风展旗的天柱。接着“宝印伏狮雄”则暗示着山的雄伟与神秘,仿佛有狮子在守护。瀑布如珠子般喷涌而出,“窗开四牖空”意指山间的空旷与通透。接下来的“争奇排怪石”表现了周围奇石的多样性,而“独秀出孤峰”则强调了孤峰的独特与高傲。最后一句“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则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泉水如龙鼻一般涌出,展现了自然的神奇。

注释:

  • 展旗:指山峰高耸,像高高竖起的旗帜。
  • 天柱:比喻高耸的山峰。
  • 宝印:象征珍贵而有力的印章,这里用来形容山的雄伟。
  • :隐伏,潜藏。
  • 狮雄:象征勇猛、强大。
  • 瀑喷:瀑布汹涌而下,像珠子般飞溅。
  • 四牖:四个窗户,象征开阔的视野。
  • 争奇:争相展现奇特的景象。
  • 排怪石:排列着的奇形怪状的石头。
  • 独秀:独自出众,显得特别。
  • 龙鼻泉:形象地描绘泉水流出的形态。
  • 造物工:造物之神的技艺,感叹自然的伟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山水诗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创作背景:

《雁荡灵岩》创作于包恢游览雁荡山时,诗中流露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雁荡山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壮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吟咏。

诗歌鉴赏:

《雁荡灵岩》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展现了雁荡山的雄伟与壮丽。全诗以山水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塑造出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画卷。诗的开头以“展旗天柱立”引出高耸的山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用“宝印伏狮雄”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威严与神秘气息,展示了大山的雄伟之处。

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瀑喷千珠碎”,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飞流直下的瀑布,仿佛能听见水声的激荡,感受到水珠四溅的清凉。接下来“窗开四牖空”的描写则展现了山间的开阔感,给人一种心灵的解放和视野的拓展。

诗的后两句“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展现了包恢在山水诗创作上的造诣与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展旗天柱立:高耸的山峰如同展翅的旗帜,给人一种壮丽的视觉感受。
  2. 宝印伏狮雄:山的雄伟如同宝贵的印章,隐伏着威猛的狮子,表现了自然的威严。
  3. 瀑喷千珠碎:瀑布如同千颗珍珠飞溅而下,描绘了水流的奔放与动感。
  4. 窗开四牖空:山间的开阔如同四扇窗户,象征着无垠的视野与心灵的舒展。
  5. 争奇排怪石:周围的奇石争相展现各自的独特形态,表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
  6. 独秀出孤峰:孤独的山峰独自高耸,展现出一种自信与特立独行的气质。
  7. 龙鼻泉流出:泉水如同龙的鼻子一般汩汩流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泉水的特点。
  8. 如何造物工:感叹大自然的造物之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柱”、“宝印”,通过比喻增加诗的形象性。
  • 拟人:山石和水流仿佛有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雁荡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柱:象征高耸入云的山峰,代表着力量与坚韧。
  • 狮雄:象征勇猛、雄壮,显示出自然的威严。
  • :象征美丽与珍贵,表现水流的灵动。
  • 孤峰:象征独特与高傲,表现出自然的独特性。
  • 龙鼻泉:象征着生命的源泉,表现自然的神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展旗天柱立”指的是什么?

    • A. 高耸的山峰
    • B. 展开的旗帜
    • C. 狮子
    • D. 瀑布
  2. “龙鼻泉流出”中“龙鼻”形象比喻的是?

    • A. 鱼
    • B. 瀑布
    • C. 泉水
    • D. 风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敬畏与赞美
    • C. 无所谓
    • D. 恐惧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更注重静谧的氛围。
  • 《庐山谣》:表现了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风格与包恢的《雁荡灵岩》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