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

时间: 2025-01-11 16:55:27

浥露含风匝树开,呼童净扫架边苔。

湘红染就高张起,蜀锦机成乍剪来。

公子但贪桃夹道,贵人自爱药翻阶。

宁知野老茅茨下,亦有繁英送一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浥露含风匝树开,
呼童净扫架边苔。
湘红染就高张起,
蜀锦机成乍剪来。
公子但贪桃夹道,
贵人自爱药翻阶。
宁知野老茅茨下,
亦有繁英送一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晨露与微风交织,花树绽放的景象,作者呼唤小童来清扫架子旁的青苔。湘红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仿佛是刚刚从蜀锦机上剪下来的。公子只贪恋路旁的桃花,贵人却偏爱那种翻阶而上的药草。哪知道在乡间老人的茅草屋下,也有盛开的鲜花,恭敬地奉上一杯酒。

注释:

  • 浥露:浥,湿润;露,早晨的露水。意指晨露湿润。
  • 呼童:呼唤小童,指小孩。
  • 湘红:一种红色的花,可能指的是湘江地区的花。
  • 蜀锦:蜀地出产的精美丝织品。
  • 公子:指年轻的贵族或富家子弟。
  • 贵人:地位高的人。
  • 野老:乡村的老人,指隐居的老人。
  • 茅茨:茅草屋,形容简陋的居所。
  • 繁英:盛开的花朵。

典故解析:

  • 湘红:提到湘红,常与“桃花”相关,象征美丽与爱情。
  • 蜀锦:蜀锦在中国古代是高级的丝织品,代表富贵和华丽。
  • 公子与贵人:对比了世俗的享乐与内心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晚号天池山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以情景交融、深情细腻著称,常常反映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蔷薇花》创作于北宋末年,作者身处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诗中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蔷薇花开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切体悟。开篇“浥露含风匝树开”,描绘了晨露与微风交织下的花树,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诗人通过呼唤小童来清扫苔藓,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身份的人对美的追求:公子只关注路旁的桃花,而贵人则青睐于珍贵的药草,暗示了社会地位与个人品味的差异。最后两句“宁知野老茅茨下,亦有繁英送一杯”,反转了前面的高贵与世俗,强调了在乡村茅屋下同样充满生机与美好,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浥露含风匝树开:晨露湿润,微风轻拂,花树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
  • 呼童净扫架边苔:呼唤小童清扫架边的青苔,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景。
  • 湘红染就高张起:湘红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象征着热烈与美好。
  • 蜀锦机成乍剪来:把蜀锦的华丽与花朵相联系,突出了花朵的精致与珍贵。
  • 公子但贪桃夹道:公子只贪恋路旁的桃花,揭示了世俗的追求。
  • 贵人自爱药翻阶:贵人偏爱药草,暗含着对健康与珍稀的向往。
  • 宁知野老茅茨下:反转对比,表达在乡间老人的简陋居所下也有美丽的花朵。
  • 亦有繁英送一杯:结尾以一杯酒的奉上,表达了一种情谊与对自然的感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蜀锦,增强了自然美的华丽感。
  • 对比:通过对公子和贵人的描写,突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主题思想: 这首诗赞美自然美,探讨了生活的真谛,强调了权贵与平民之间对美的不同追求,最终引导读者认识到自然的美与人内心的追求是无关地位的。

意象分析:

  • 蔷薇花:象征爱情、美好与生命的繁荣。
  • 晨露:象征清新、希望与生命的开始。
  • 公子与贵人: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追求与价值观。
  • 野老与茅茨:象征简单与质朴的生活,强调自然之美的普遍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浥露含风”的意思是?
    A. 清晨的露水和微风
    B. 晚上的风和霜
    C. 夏天的雨水
    D. 秋天的寒风

  2. 诗人呼唤小童的目的是什么?
    A. 让他送信
    B. 清扫苔藓
    C. 带来酒水
    D. 采花

  3. “公子但贪桃夹道,贵人自爱药翻阶”中,公子和贵人分别代表什么?
    A. 富人和穷人
    B. 不同的生活态度
    C. 老人与年轻人
    D. 自然与人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反映了自然的美,但重在描绘春天的生机与万物复苏的景象。
  • 《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