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狂风利剑戟,火龙困屠宰。莫起落红愁,生意浩云海。
白话文翻译:
狂风像利剑和戟一般猛烈,火龙般的景象让人感到压迫。不要因落花而生愁苦,生意就像浩瀚的云海一样广阔。
注释:
- 狂风:强烈的风,象征着动荡和变化。
- 利剑戟:引申为猛烈的攻击或压迫力量。这里用以形容风的狂猛。
- 火龙:火焰般的情景,暗示着热烈或剧烈的事物。
- 屠宰:屠杀,常用来形容残酷的行为。
- 落红:指落下的花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
- 生意:商业活动或生计。
- 浩云海:形容生意的广阔和繁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狂风”、“火龙”并非特定典故,而是用以描绘当时的环境和心境,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040-1100),字子真,号浩然,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象描绘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狂风和火龙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不安。狂风和火龙象征着外界的压力和挑战,反映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无奈与挣扎。诗中提到“莫起落红愁”,是一种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但诗人告诫自己不必过于沉溺于此,因为“生意浩云海”,这暗示着生活依然有广阔的可能性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狂风利剑戟”:将狂风比喻为武器,表现出风的猛烈与侵袭的感觉。
- 第二句“火龙困屠宰”:火龙象征着一种压迫与困境,暗示生活的艰难。
- 第三句“莫起落红愁”:劝诫自己不要因落花而感到忧愁,暗示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消逝。
- 第四句“生意浩云海”:展现出生活的广阔与生机,表明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狂风比作利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其凶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和困境中,诗人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鼓励自己不因一时的失落而沮丧,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可能。
意象分析:
- 狂风:象征外界的压力和不安。
- 火龙:代表激烈的冲突和困扰。
- 落红:象征美好事物的流逝与失去。
- 浩云海:象征生意的繁荣与未来的希望,体现出广阔的生活前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狂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温柔的春风
- B. 外界的压力
- C. 和平的象征
- D. 细雨
-
诗中提到的“生意浩云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希望和广阔的未来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反抗的决心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动荡中的感慨,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在表达在困境中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魏了翁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