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时间: 2025-01-22 00:2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元好问
苍苔浊酒同歌呼,
白须红颊醉相扶。
尧时皇质未全散,
不论朝野皆欢虞。
望云云非云,就日日非日。
先秦迂儒强解事,
极口誉尧初未识。
尧民与酒同一天,
此外更谁为帝力。
仙老曾经甲子年,
戏将陈迹画中传。
山川淳朴忽当眼,
回望康衢一慨然。
不见只今汾水上,
田翁鞭背出租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酒意和欢乐的场景,诗人描述了在苍苔之上,酒醉的人们欢声歌唱,白须老人和红脸年轻人互相搀扶,醉得不省人事。作者回忆尧时代的美好,认为那时的皇室气质并未完全消散,朝廷与百姓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望着天上的云,却发现那并不是真正的云,正如日子并非如表面所见。先秦的儒者们常常过于拘泥于理论,极力歌颂尧的伟大,却不知尧的真正本质。尧的民众与酒相伴,除了谁还能有帝王的权力呢?诗人提到曾经的仙人经历了甲子年,戏谑地将尧的历史画作传下。眼前的山川淳朴,令人感慨不已,回首往昔康衢之路,感情愈发涌动。最后,诗人感叹如今的汾水之上,不再看到那些田翁,只有出租钱的生计。
注释: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自然和时间的流逝。
- 浊酒:指劣质的酒,通常与放纵和欢愉相关。
- 皇质:指皇帝的气质或品格。
- 欢虞:欢喜与愉悦。
- 甲子年:指六十年一个循环,古代用于纪年。
- 康衢:指平坦的道路,通常象征着平安与繁荣。
- 汾水:山西的汾河,象征着生活的变迁和现实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雪庵,金代诗人和文学家,以其诗歌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金朝衰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尧民的欢乐,反映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尧民野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诗中“苍苔浊酒同歌呼”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田园之中。诗人通过“尧时皇质未全散”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美好时光的怀念,暗指当今社会的劣化与动荡。
诗中的“望云云非云,就日日非日”,揭示了现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诗人对真相的追寻与反思。而“田翁鞭背出租钱”一语,则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冷酷写照,反映了社会的繁杂与人们生存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苔浊酒同歌呼:描绘酒醉的场景,青苔和浊酒共同构成一种自然和醉态的和谐。
- 白须红颊醉相扶:老人和年轻人互相搀扶,显示了人间温情。
- 尧时皇质未全散:提到尧帝时期的光辉形象,暗示社会美德未全消逝。
- 不论朝野皆欢虞:无论朝廷还是百姓,大家都欢愉祥和。
- 望云云非云,就日日非日:反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强调对真相的追寻。
- 先秦迂儒强解事:批评古代儒士过于拘泥于教条,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
- 极口誉尧初未识:讽刺那些盲目崇拜尧帝的人。
- 尧民与酒同一天:尧民与酒的亲密关系,象征着自由与欢乐。
- 此外更谁为帝力:质疑真正的权力与统治者的存在。
- 仙老曾经甲子年:提到长寿的仙人,象征历史的轮回。
- 戏将陈迹画中传:将历史以画作形式传承,含有戏谑意味。
- 山川淳朴忽当眼:自然的纯朴之美,让人感慨。
- 回望康衢一慨然:回首昔日的繁荣,充满感慨。
- 不见只今汾水上:对当今生活的失望,感叹现实的残酷。
- 田翁鞭背出租钱:田翁的生计困苦,象征着社会的艰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今对比,强调社会的变迁。
- 反讽:对先秦儒者的批评,揭示了盲目崇拜的无知。
- 意象:使用“苍苔”、“浊酒”等意象,构建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理想社会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苔:代表自然、岁月的积淀,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浊酒:象征放纵与欢乐,反映人们对现实的逃避。
- 尧民:代表理想中的社会,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山川:自然的象征,代表淳朴的生活和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苍苔”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身份的高贵
C. 财富的积累 -
“尧民与酒同一天”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酒是统治的工具
B. 理想社会的欢乐
C. 现实生活的悲惨 -
诗人对先秦儒者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赞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对比元好问的《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和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涉及酒与生活的主题,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洒脱,而元好问则更注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历史的追溯。
参考资料:
- 《金代文学研究》
- 《元好问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