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落索
鸟散余花飞舞。
满地风雨。
长江衮衮接天流,
夜送征帆去。
今夜行云何处。
断肠南浦。
残肠南浦。
残灯不剪五更寒,
独自与余香语。
白话文翻译:
鸟儿纷纷散去,花瓣在空中飞舞,
满地都是风雨的痕迹。
长江滔滔,水流连天,
夜晚送走了远行的帆船。
今夜云彩流动,去向何方?
在南浦只剩下断肠的思念。
南浦的思念,残缺而又悲伤。
五更时分,灯光微弱,寒意袭人,
我独自与香气低语。
注释:
- 鸟散余花:鸟儿飞走,花瓣随风飘舞,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
- 满地风雨:暗示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象征着人生的磨难。
- 长江衮衮接天流:形容长江水流浩荡,连绵不绝,表现自然的壮丽。
- 今夜行云何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迷茫。
- 断肠南浦:南浦是指长江南岸,意指思念之苦,情感深切。
- 残灯不剪五更寒:五更时分,寒冷的夜晚,残灯微弱,暗示孤独。
- 独自与余香语:与香气低语,表明诗人在孤独中对往事的回忆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渭老,字子珍,号青苔,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诗词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时期,诗人通过抒发对离别的思念及对生活无常的感叹,表达了深刻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一落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人时的孤独与忧伤。诗的开头以“鸟散余花飞舞”引入,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却也暗含了离别的哀伤。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目光投向长江,水流浩浩荡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流逝的时光。
“今夜行云何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追忆。南浦的“断肠”意象,将思念之苦提升至情感的巅峰,深刻揭示了人们在离别时的脆弱与无奈。最后几句,诗人孤独地守着微弱的灯光,寒冷的夜晚更显得孤寂,体现了对往昔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鸟散余花飞舞”:描绘春日景象,暗示离别的感伤。
- “满地风雨”:象征人生的磨难与不易。
- “长江衮衮接天流”:展现长江的壮丽,表现自然的无穷魅力。
- “夜送征帆去”: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
- “今夜行云何处”: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 “断肠南浦”:思念之苦,情感深切。
- “残肠南浦”:进一步强调思念的痛苦。
- “残灯不剪五更寒”:孤独的夜晚,寒意袭人,表现孤独的心情。
- “独自与余香语”:在孤独中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鸟散余花”,生动形象。
- 拟人:将长江描绘得如同有生命般流淌,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断肠南浦”与“残肠南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孤独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情感深邃,意象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象征自由与离别。
- 花:代表美好与短暂。
- 长江: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南浦:代表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灯:象征孤独与希望的微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鸟散余花飞舞”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离别的伤感
C. 自然的壮丽
D. 诗人的孤独 -
“今夜行云何处”中的“行云”指的是什么?
A. 天上的云彩
B. 诗人的思绪
C. 离去的船只
D. 流动的水 -
诗中“断肠南浦”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之苦
C. 无奈与愤怒
D. 归属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思念情感,描绘夜晚的孤独与渴望。
- 《琵琶行》:在音乐中表达思念与人生的感慨,情感细腻动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吕渭老诗词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