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同(案原无同字,兹从丁本钞)郑都》
时间: 2025-01-27 04:0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同(案原无同字,兹从丁本钞)
作者:白朴
费尽长绳,系不住西飞白日。
客窗外满庭秋草,露蛩寒泣。
酒后看花空眼乱,花前把酒从衣湿。
要一尘归老作菟裘,何难觅。
仙客老,巴园橘。
封万户,燕山栗。
且栽培松竹,伴人孤寂。
岂有梁鸿高世志,也无司马题桥笔。
便与君同访洞庭春,和云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感叹即便费尽千辛万苦,也无法留住西天飞去的白太阳。在客人的窗外,满庭的秋草中,寒露滋润的蟋蟀在悲鸣。酒后看花,眼神模糊,花前饮酒,衣服湿透。想要归隐,过上简单的生活,并不是难事。
诗中提到的“仙客老”和“巴园橘”,暗指陶渊明式的隐士生活,描述了一种安静无忧的生活状态。最后,诗人希望能与友人一起游览洞庭湖,享受春天的美好,吸纳云气,沉醉于自然之中。
注释
- 费尽长绳:形容费尽心力。
- 西飞白日:指太阳向西方落去,象征时间流逝。
- 露蛩寒泣:秋天清晨露水打湿了蟋蟀,悲切的鸣叫。
- 菟裘:古代一种粗糙的衣服,象征归隐后的简单生活。
- 梁鸿:指梁鸿,东汉著名的隐士,代表高洁志向。
- 司马:指司马迁,汉代史学家,象征文人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约1220年-约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字仲明,号天池,山西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受到后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满江红》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隐士生活,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文学在动荡时代的反思功能。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费尽长绳,系不住西飞白日”引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接着描绘了秋草和露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萧瑟的氛围,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在“酒后看花空眼乱,花前把酒从衣湿”中,诗人通过自饮自酌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寂的心境,似乎在追求美好事物时却感到无力。随后的“要一尘归老作菟裘,何难觅”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返璞归真。
“且栽培松竹,伴人孤寂”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接受,松竹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是隐士生活的理想伴侣。而“岂有梁鸿高世志,也无司马题桥笔”则反映了诗人对文人志向的质疑,暗示自己并不追求高远的名利。
整首诗在结尾处,与友人共游洞庭春,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向往,传递出一种闲适、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费尽长绳,系不住西飞白日。
表达对时间的无奈,尽管竭尽所能,也无法留住时间的流逝。 -
客窗外满庭秋草,露蛩寒泣。
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表达了孤独感。 -
酒后看花空眼乱,花前把酒从衣湿。
表达饮酒后的迷惘与无奈,花前饮酒却感到无趣。 -
要一尘归老作菟裘,何难觅。
渴望归隐生活,强调这种生活的简单与可得。 -
仙客老,巴园橘。
提到隐士生活的理想,象征安静无忧的生活。 -
封万户,燕山栗。
描绘丰收的景象,暗示自然的富饶。 -
且栽培松竹,伴人孤寂。
表达对自然的喜爱,松竹象征着高洁的隐士生活。 -
岂有梁鸿高世志,也无司马题桥笔。
反思文人志向,表达对名利的淡漠。 -
便与君同访洞庭春,和云吸。
结尾处希望与友人一起游览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飞去的太阳,表达无奈。
- 拟人:露蛩寒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酒后看花空眼乱,花前把酒从衣湿”,增强了诗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接受、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日:象征时间、生命的流逝。
- 秋草:代表萧瑟、孤寂的情感。
- 蟋蟀:象征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 菟裘:象征简单、质朴的归隐生活。
- 松竹:象征坚韧与高洁,是理想的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表达对时间的无奈?
A. 西飞白日
B. 满庭秋草
C. 露蛩寒泣
D. 洞庭春 -
“酒后看花空眼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D. 满足 -
诗中提到的“梁鸿”代表了什么?
A. 文人志向
B. 归隐生活
C. 友情
D. 自然美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描绘孤独和思乡情。
诗词对比:
- 《满江红》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曲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诗文研究》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元代诗词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