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牡丹》

时间: 2025-01-11 08:08:07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戏题牡丹
作者: 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牡丹花的美丽与内涵。诗人感叹牡丹花在阴影中绽放,何必相互攀比轻盈的姿态。清晨的阳光下,牡丹花如同新妆的女子,面对客人时却含蓄内敛,似乎不愿多言。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蜜蜂则忙于采蜜,尽显生机与活力。虽然长年事事繁忙,心中烦恼已抛却,今天在栏边的牡丹花前,眼前一亮,倍感清新。

注释:

  • 阴隐:阴暗隐蔽的地方,指的是花在阴影中绽放。
  • 斗轻盈:形容花姿的轻盈,强调牡丹的美丽。
  • 陵晨:清晨,阳光明媚的时刻。
  • 新妆面:新妆的面容,形容牡丹花的娇艳。
  • 对客偏含不语情:面对客人时,含蓄而不言的情感。
  • 双燕无机:双燕飞舞,形容燕子在空中自由自在的状态。
  • 游蜂多思:游荡的蜜蜂,形容其忙碌的状态。
  • 长年是事皆抛尽:长久以来的烦恼和琐事都已抛开。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牡丹”一词常与富贵、繁华相联系。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被誉为“花王”,象征富贵与吉祥。诗中所描绘的双燕和游蜂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以其散文和诗歌著称,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应当承载伦理和道德。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社会繁华与文化昌盛时期。韩愈对牡丹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戏题牡丹》一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阴隐与轻盈的对比,揭示了美的多样性和内涵的深刻。牡丹在晨光中的绽放,仿佛是新妆的女子,既展现了外在的华丽,也暗含了内心的隐秘情感。

诗人通过对双燕和游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燕子和蜜蜂的忙碌,映衬出牡丹的恬静与优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两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则点明了人对生活的反思,抛开烦恼,享受眼前的美好,这种闲适与豁达的心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幸自同开俱阴隐”:牡丹盛开在阴影中,虽在隐蔽处却同样美丽。
    • “何须相倚斗轻盈”:不需要与其他花朵相比,强调自身的美丽。
    • “陵晨并作新妆面”:清晨的光辉照耀下,牡丹仿佛涂上了新妆。
    • “对客偏含不语情”:面对客人时,牡丹含蓄地表达情感。
    • “双燕无机还拂掠”:燕子在空中飞舞,展现轻盈的姿态。
    • “游蜂多思正经营”:蜜蜂忙碌,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长年是事皆抛尽”:抛开长年的烦恼。
    • “今日栏边暂眼明”:今天在栏边,眼前一亮,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比作新妆的女子,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牡丹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强调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意象分析: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表达内心情感的隐秘。
  • 燕子:象征自由与活力,传达春天的气息。
  • 蜜蜂:象征勤劳与生机,体现生命的忙碌和多样性。
  • 栏边:象征生活的边缘,暗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阴隐”指的是: A. 光明的地方
    B. 幽暗的地方
    C. 开放的空间
    D. 高处

  2. “对客偏含不语情”表达了牡丹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含蓄
    C. 忧伤
    D. 直接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财富
    B. 对自然的感悟
    C. 反思生命的意义
    D. 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
  • 李白《月下独酌》:虽以饮酒作乐为主题,但同样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