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轧筝》

时间: 2025-01-10 22:04:47

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

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

意思解释

听轧筝

原文展示

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

白话文翻译

满座的人都默默无言地听着轧筝的演奏,秋天的山上绿树成荫,只有一只蝉在清脆地鸣叫。想必这曲子曾经送别过秦王的女儿,唱出了云间鸾凤的声音。

注释

  • 轧筝: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类似于今天的筝。
  • 满座无言:形容场景静谧,大家都在专心听音乐。
  • 秋山碧树: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蓝天、青山、绿树。
  • 蝉清:形容蝉的鸣叫清脆悦耳。
  • 秦王女:指秦朝的王女,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公主。
  • 云间鸾凤声:比喻优美的音乐,鸾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 秦王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秦朝王族的女子,诗中用她的形象来引入对美好音乐的联想。
  • 鸾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鸾凤常被视为美好、高贵的象征,常用来形容优美的乐曲或歌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香山居士,曾任职于朝廷,因政治原因被贬。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有讽刺和抒情的成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音乐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开篇“满座无言听轧筝”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音乐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秋山碧树的描摹和蝉鸣的点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谐。此外,诗中提到的“秦王女”,则将音乐的历史与情感联系在一起,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整首诗的意境高远,既有对音乐的欣赏,也有对历史的追忆,最终升华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满座无言听轧筝”:全场静默,大家都在专注地倾听乐声。
    2. “秋山碧树一蝉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衬托出音乐的清幽。
    3. “只应曾送秦王女”:暗示这曲子与历史故事有关,增添了一层情感。
    4. “写得云间鸾凤声”:比喻这曲子美妙如鸾凤鸣叫,传达出一种对音乐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鸾凤声”比喻美妙的音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优美音乐的欣赏以及对历史和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分析

  • 满座:象征团聚与共鸣的场景。
  • 秋山碧树: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蝉鸣:象征夏秋交替的时节,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 鸾凤:象征美好与高贵,强调音乐的优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轧筝”指的是什么乐器?

      • A. 琵琶
      • B. 筝
      • C. 古筝
      • 答案:C. 古筝
    2. 诗中提到的“秦王女”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女子?

      • A. 汉朝
      • B. 唐朝
      • C. 秦朝
      • 答案:C. 秦朝
    3. 诗中“云间鸾凤声”意指什么?

      • A. 美妙的音乐
      • B. 鸟儿的鸣叫
      • C. 风的声音
      • 答案:A. 美妙的音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音乐的结合,但更强调了孤独与内省的情感;而刘禹锡的《听轧筝》则通过音乐引发对历史的追忆,情感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