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11 14:33:03

一枕秋风两处凉。

雨声初歇漏声长。

池塘零落藕花香。

归梦等闲归燕去,断肠分付断云行。

画屏今夜更思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张元干 〔宋代〕
一枕秋风两处凉。
雨声初歇漏声长。
池塘零落藕花香。
归梦等闲归燕去,
断肠分付断云行。
画屏今夜更思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凉意和离愁别绪。诗人躺在枕头上,感受到两处的凉意,仿佛秋风已经吹来。雨声刚刚停歇,漏水的声音却依然在长时间地回荡。池塘里,零星的藕花散发着香气。归来的梦,似乎轻而易举地就让我想起了燕子的归去,那种心痛的感觉寄托在云的流动上。今晚在画屏前,我的思绪更加纷乱。

注释:

  • 一枕秋风:指躺下时感受到的秋天的凉风。
  • 两处凉:指身处的两个地方都感到凉意,暗示诗人的心境。
  • 雨声初歇:刚停止的雨声。
  • 漏声长:屋檐滴水的声音长久不息。
  • 池塘零落藕花香:池塘中散落的藕花散发出香气。
  • 归梦等闲归燕去:梦中轻松地想起燕子的归来,暗含对过往的怀念。
  • 断肠分付断云行:心如刀绞,情感寄托在流云之上。
  • 画屏今夜更思量:在画屏前,夜晚更加思绪万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词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事情感,风格清新而蕴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是人们思乡、思旧的时节。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后,情感愈加丰厚,作品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秋意和离愁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凉意与内心的孤独。开头的“一枕秋风两处凉”,直接引入了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继而,雨声的停歇与漏水的长音,形成了一种寂静而又绵长的意境,恰如诗人的思绪,凝重而绵延。

接下来的“池塘零落藕花香”,则从自然景象转向了内心情感的寄托,藕花的香气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暗示着对美好往事的追忆。尤其是“归梦等闲归燕去”,这一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

最后两句“断肠分付断云行,画屏今夜更思量”,情感的深度达到了高潮,断肠的痛苦与流云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及对逝去时光的追思。这首词的情感真挚而细腻,既有对自然的敏感,也有对人事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张元干作为词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枕秋风两处凉:暗示诗人处于两种情境,身心俱凉,体现对季节更迭的敏感。
  • 雨声初歇漏声长: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持久,象征着内心的思考与回忆。
  • 池塘零落藕花香:藕花的香气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往事的追念。
  • 归梦等闲归燕去: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重温,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 断肠分付断云行:情感的强烈表达,流云的去向象征着对过去的无奈与思念。
  • 画屏今夜更思量:夜晚的思索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梦”等闲,燕子象征着美好记忆。
  • 拟人:雨声与漏声的描述,使得自然环境充满人情味。
  • 对仗: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对比,如“凉”与“香”,“归”与“去”。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情感的深沉与细腻让人感同身受,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季节的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
  • 藕花:代表美好与纯洁,寄托对过去的怀念。
  • 燕子:象征着承诺与归属,反映对家乡与亲情的思念。
  • :流动而无定,象征人的心情与思绪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归梦”象征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朋友的思念

  2. 填空题:诗的开头提到“__秋风两处凉”,表现出季节的变化。

  3. 判断题:诗中“池塘零落藕花香”描写的是春天的气息。
    正确 / 错误

答案

  1. B
  2. 一枕
  3.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离愁别绪。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可将张元干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虽然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但张元干的情感更加沉郁,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