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

时间: 2025-01-11 02:53:58

长史遗踪二百年,直教名字到今传。

渚香细浥莲须雨,野色轻团竹尾烟。

但得幽情关水石,何须隐迹痼林泉。

客中正有尘缨在,来此清游亦是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史遗踪二百年,
直教名字到今传。
渚香细浥莲须雨,
野色轻团竹尾烟。
但得幽情关水石,
何须隐迹痼林泉。
客中正有尘缨在,
来此清游亦是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的长史遗迹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
他的名字至今仍在流传。
在水边,芬芳的气息轻轻沾湿了莲花的须根,
田野的色彩仿佛轻盈的烟雾笼罩着竹子的尾端。
只要能拥有那幽静的情怀,
何必在那繁茂的林泉中隐居呢?
在外的生活中仍然有尘世的牵挂,
来到这里游玩,亦是一种缘分。

注释:

  • 长史:指古代官职,负责记录文书,具有一定的名声和历史。
  • :指水边的小洲。
  • :意为沾湿、浸润。
  • 莲须:莲花的须根,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美。
  • 竹尾烟:竹子的尾部在晨雾中显得轻盈,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幽情:指内心的宁静和雅致情趣。
  • 痼林泉:指过于繁茂的林泉,象征隐居的生活。
  • 尘缨:尘世的牵挂和羁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澹庵,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写自然,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在他的作品中,常见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沧浪》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其对人生的思考和个体内心的追求。

诗歌鉴赏:

《沧浪》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和世俗生活的思考。诗开头提及“长史遗踪”,引入历史的深度,表明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思考。通过“渚香细浥莲须雨”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幽情关水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内心的渴望,强调在繁华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的最后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尘世的联系结合起来,指出无论身处何地,内心的宁静才是最为重要的,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对缘分的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史遗踪二百年:提及历史人物的遗迹,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传承。
  2. 直教名字到今传:表示这个名字至今仍为人所知,突显其影响力。
  3. 渚香细浥莲须雨:描绘了水边的美丽景象,莲花与雨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4. 野色轻团竹尾烟:田园的烟雾轻盈,展现了一种朦胧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5. 但得幽情关水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雅致比隐居于深山更为重要。
  6. 何须隐迹痼林泉:质疑隐居的必要性,反映出对生活选择的思考。
  7. 客中正有尘缨在:即使在外游历,仍有尘世牵挂,体现生活的复杂性。
  8. 来此清游亦是缘:强调游玩也是一种缘分,表达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尾烟”比喻自然的轻盈与朦胧,使人感受到一种飘渺的美。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提升了诗歌的美感。
  • 描绘: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提出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淡泊,强调了生活中的缘分和机缘,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史:代表历史和传承。
  • :象征纯洁与美好。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水石:象征宁静与内心的修养。
  • 尘缨:象征世俗的牵挂与羁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史遗踪”提到了历史人物的什么?

    • A. 生活
    • B. 遗迹
    • C. 业绩
  2. “渚香细浥莲须雨”意在描绘什么?

    • A. 雨水
    • B. 自然景色
    • C. 人物
  3. 诗中“但得幽情关水石”的意思是?

    • A. 隐居更好
    • B. 内心宁静更重要
    • C. 生活在水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施枢的《沧浪》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人生哲思,而王维则更多关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施枢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