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秋怀三首之一》

时间: 2025-01-10 22:57:00

陈物纷然眼界中,长年何与偶书空。

沧浪难为俗子唱,络纬漫催贫女工。

风月少容休吏役,烟波长与济途穷。

功成身退非吾事,犹办扁舟东复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夏秋怀三首之一
作者:贺铸 〔宋代〕

陈物纷然眼界中,
长年何与偶书空。
沧浪难为俗子唱,
络纬漫催贫女工。
风月少容休吏役,
烟波长与济途穷。
功成身退非吾事,
犹办扁舟东复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江夏所感受到的种种情绪。眼前的景物纷繁复杂,长年累月的沉寂与偶尔的书信交流又有什么关系呢?沧浪江水难以为俗人唱歌,夏夜的蚊虫声无情地催促着贫苦的女工。风月之间难以容忍官吏的繁琐事务,烟波浩渺中我与这条艰难的航程相伴。功成之后退隐不是我的追求,我依然驾着小舟向东而行。


注释:

  • 陈物:指眼前所见的陈旧物品,暗示人生的琐碎和繁杂。
  • 偶书空:指偶尔写信的空白,寓意交流的稀少。
  • 沧浪:指沧浪江,象征着广阔的江水。
  • 络纬:指夏夜的蚊虫,象征生活的艰辛。
  • 吏役:指官吏的事务,表达了对官场繁琐事务的不满。
  • 济途:指渡过难关的旅途,象征艰辛的生活。
  • 功成身退:成就之后隐退,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逢辰,公元1052年-公元1110年),字方回,号“东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感到失落与无奈。此时的社会环境也充满了对官场的批判和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江夏秋怀三首之一》以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开篇“陈物纷然眼界中”,以“陈物”引入,展现了诗人眼前繁杂的事物,暗示着他内心的困惑与无奈。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通过对比“长年何与偶书空”,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稀缺,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冷漠的感慨。

“沧浪难为俗子唱”,则将沧浪江水比作诗人的心境,表明他对世俗的无奈与反感。紧接着,诗中提到的“络纬漫催贫女工”不仅描绘了贫苦女性的辛劳,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场繁琐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功成身退非吾事”,显示出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犹办扁舟东复东”则象征着诗人无论如何仍会继续追寻自由与理想,展现了他向往自由的精神。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陈物纷然眼界中:眼前的事物纷繁复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
  2. 长年何与偶书空:长时间的沉默与偶尔的书信交流几乎没有意义,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3. 沧浪难为俗子唱:沧浪江水难以为世俗之人歌唱,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感。
  4. 络纬漫催贫女工:夏夜的蚊虫声催促着贫苦的女工,揭示了社会的艰辛与不公。
  5. 风月少容休吏役:在风月之下,难以容忍官吏的繁琐事务,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
  6. 烟波长与济途穷:烟波浩渺中,与艰难的旅途相伴,体现了对生活苦楚的感慨。
  7. 功成身退非吾事:成就之后隐退不是我的目标,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
  8. 犹办扁舟东复东:仍然驾着小舟向东而行,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沧浪江比作心境,表现出诗人的情感纠结。
  • 对仗:如“风月少容”和“烟波长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俗繁琐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名利的超脱与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陈物:象征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 沧浪:象征广阔的心境与对世俗的反思。
  • 络纬: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对贫苦生活的同情。
  • 风月:象征自然之美与对官场繁琐的反感。
  • 扁舟:象征自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物纷然眼界中”中的“陈物”指什么?

    • A) 新鲜事物
    • B) 陈旧的事物
    • C) 美丽的风景
  2. 诗中提到的“络纬”指代是什么?

    • A) 夏夜的星星
    • B) 夏夜的蚊虫
    • C) 夏天的花草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厌倦
    • C) 忽视

答案

  1. B) 陈旧的事物
  2. B) 夏夜的蚊虫
  3. B) 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贺铸的《江夏秋怀》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风格上更为豪放。

解读: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贺铸更倾向于表达对社会的批判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李清照和苏轼则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与深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文赏析》
  3. 《贺铸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江夏秋怀三首之一》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