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十三首》

时间: 2025-02-04 16:19:40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

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意思解释

柳枝词十三首

作者:司马光 〔宋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白话文翻译:

满山的烟雾弥漫,春天还未到来,几片雪花在空中飘飞。柳条似乎得到了东皇的旨意,轻轻拂过堤岸,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柔和依依。


注释:

  • 烟满:指烟雾弥漫,形容春天来临时的景象。
  • 上林:古时著名的皇家园林,象征春天的繁华。
  • 春未归:春天尚未到来,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
  • 三三两两:形容数量不多,散落的样子。
  • 雪花飞:形象描绘雪花飘落的景象。
  • 柳条:柳树的枝条,象征柔软和春天的生机。
  • 东皇意:东皇指的是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
  • 映堤拂水:柳条在水面上轻轻摇曳,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 东皇: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东风之神,象征春天的到来。
  • :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春天、柔情和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因其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日,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柳枝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未至的萧瑟与对春天的期待。诗中“烟满上林春未归”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尚未到来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之感。而“雪花飞”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冬末春初的交替,似乎在呼唤春天的到来。

随着诗句的推进,柳条的描写充满生机,展现了春天的希望和生命的蓬勃。“别得东皇意”,则暗示了春风的召唤,体现了自然的力量。最后一句“映堤拂水已依依”,则带有一种柔和的美感,柳条轻轻拂过水面,形成了一幅温馨的春日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柔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满上林春未归:描绘春天尚未到来,上林的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三三两两雪花飞:孤零的雪花在空中飘落,表现出春天的迟迟未至。
  • 柳条别得东皇意:柳条仿佛得到春风的召唤,象征春天的来临。
  • 映堤拂水已依依:柳条轻轻拂过水面,形成温柔的画面,传达出春天的柔情。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条被比喻为春风的使者,象征春天的到来。
  • 拟人:柳条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轻柔地拂动水面。
  • 对仗:对仗工整,使诗句更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同时通过对柳条的描绘,体现了生命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朦胧的春天,渲染了春的气氛。
  • 雪花:象征冬季的残留与春天的交替。
  • 柳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未归”指的是什么? A. 春天已经来临
    B. 春天尚未到来
    C. 春天已经过去

  2. “柳条别得东皇意”的意思是? A. 柳条随风飘动
    B. 柳条得到了春风的召唤
    C. 柳条已经枯萎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3.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强调出行的豪迈与壮丽。
  • 杜甫的《春望》:则在春天的美好中夹杂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古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