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台赵庶可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37:27

天族文章士,会稽山水州。

地灵钟秀异,人物信风流。

要自用卿法,如何与妇谋。

功名须早计,莫为海云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族文章士,会稽山水州。
地灵钟秀异,人物信风流。
要自用卿法,如何与妇谋。
功名须早计,莫为海云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和事业的追求。他提到天族的文人和会稽的山水,暗示着名门望族和优美的环境。接着,诗中强调了地方的灵气和卓越的人才,表现出对风流人物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则提出了对未来的思考,作者呼吁要独立自强,不能仅仅依赖他人,更要早做功名的打算,不要因为眼前的云雾而耽误了前程。

注释:

  • 天族:指的是高贵的家族或出身于名门的人。
  • 文章士:指有才华的文人。
  • 会稽: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以山水秀丽著称。
  • 地灵:指地方的灵气、精华。
  • 风流:通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且有风度的人。
  • 卿法:这里指的是你的才能、方法。
  • 妇谋:与妇女的谋划或计划相对,意为不要被他人影响。
  • 功名:功绩和名声,指仕途上的成就。
  • 海云留:形容被迷雾和浮云所困扰,意为不要被眼前的障碍拖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文仲,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逐渐向仕途和功名看齐的时代,作者在此背景下,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自我提升,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对外界影响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首句通过“天族文章士”,构建出一个理想中的文人形象,表现出对才华和文化背景的崇尚。接下来的“会稽山水州”,则引入了自然的美,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诗中“地灵钟秀异”一句,体现了对环境与人才的结合的赞美,强调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在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要自用卿法,如何与妇谋”意在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自信,不应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最后一句“功名须早计,莫为海云留”则是对人生规划的警示,鼓励人们抓住机会,不要被表面的迷雾所困扰。这首诗不仅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提醒人们要清晰地认识自我,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族文章士”——描绘了出身高贵的文人形象,暗示着教育和文化的传承。
  2. “会稽山水州”——强调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优秀人才的结合。
  3. “地灵钟秀异”——表明地方的灵气和特有的人才。
  4. “人物信风流”——赞美那些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人物。
  5. “要自用卿法”——提倡独立思考与自我能力的发挥。
  6. “如何与妇谋”——质疑依赖他人的做法。
  7. “功名须早计”——强调早做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8. “莫为海云留”——劝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扰所束缚。

修辞手法

  • 对偶:如“功名须早计,莫为海云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海云”比喻人生中的困扰与迷雾,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连续的描述,构建出丰富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独立自强,鼓励人们在追求事业和理想的过程中,不要因外界的干扰而迷失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族:象征着高贵与文化传承。
  • 山水: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灵性。
  • 地灵:暗示着地方的文化底蕴。
  • 风流:象征着才华与魅力。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会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广东
    d) 山东

  2. “功名须早计”强调了什么? a) 要依赖他人
    b) 早做人生规划
    c) 追求风流
    d) 留恋过去

  3. 诗中提到的“海云”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迷茫与困扰
    c) 高贵的身份
    d) 个人才能

答案

  1. b) 浙江
  2. b) 早做人生规划
  3. b) 迷茫与困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戴复古《寄山台赵庶可二首》陶渊明《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戴复古更注重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而陶渊明则偏向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戴复古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