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明远楼)》

时间: 2025-01-26 07:16:27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

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住趣供吟。

浩歌鲸饮酒频斟。

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明远楼)
作者: 曹冠 〔宋代〕

三洞烟霞多胜致,
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
群峰罗户牖,
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
四时住趣供吟。
浩歌鲸饮酒频斟。
莺花休恨别,
风月是知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三洞的烟霞中,风景十分迷人,仿佛在壶中就能看到高处的美景;白鸥在飞翔的地方,晚云显得更加深邃。群峰像窗户一样排列着,空灵的翠色随风飘入衣襟。
我在双溪的楼上看到了美丽的景致,四季的情趣都能让我吟唱。喝酒高歌时,酒杯频频斟满;莺花虽因别离而感到怨恨,但风月却是我的知音。

注释:

  • 三洞烟霞:指的是山间的雾气和云烟,充满了美丽的景致。
  • 壶中别有登临:比喻在壶中就能看到更高的美景,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白鸥飞处晚云深:描绘了白鸥在空中飞翔,晚霞映衬下的深邃云层。
  • 群峰罗户牖:群山像窗户一样排列,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空翠入衣襟:指山间的翠绿之色伴随着风飘入衣服的怀抱。
  • 分得双溪楼上景:在双溪的楼上,得到了美丽的景色。
  • 四时住趣供吟:四季的变化都能带来诗意,供我吟唱。
  • 浩歌鲸饮酒频斟:豪放地唱歌,频频斟酒,表现出诗人的豪情。
  • 莺花休恨别:即使莺花因别离而感到惋惜,但风月却是知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冠,生于宋代,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情感细腻,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秋日的黄昏,诗人站在明远楼上,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明远楼)》展现了曹冠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开头描绘了三洞的烟霞,展示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诗人以“壶中别有登临”引入了超越世俗的境界,体现出一种豁达的胸襟。接着,白鸥和晚云的描写,构成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一联,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这里的“空翠”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象征了诗人心灵的纯净与洒脱。整首诗在美景的描绘中,逐步引向情感的深处,诗人透过自然的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渴望。

最后的“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则是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理解。虽然世事无常,离别难免,但与自然的风月相伴,依然能找到心灵的共鸣。这种洒脱而又深情的态度,贯穿整首诗,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洞烟霞多胜致:描述山中烟雾缭绕,风景如画。
    2. 壶中别有登临:比喻独特的视角,看到了更高的境界。
    3. 白鸥飞处晚云深:描绘了黄昏时分的静谧之美。
    4. 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表达自然的清新与诗人的心境。
    5. 分得双溪楼上景:在楼上欣赏到的美景。
    6. 四时住趣供吟:四季的变化都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7. 浩歌鲸饮酒频斟:描写诗人豪放的饮酒作乐。
    8. 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尽管离别令人惋惜,但自然的美依然是知音。
  •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壶中别有登临”,将高处美景与壶中的景象相比较,体现了独特的视角。
    2. 拟人:如“莺花休恨别”,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共鸣。
    3. 对仗:如“浩歌鲸饮酒频斟”,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追求超脱的境界,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洒脱而又深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1. 烟霞: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2.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
    3. 群峰:象征高远与壮丽。
    4. 空翠:象征清新与纯净。
    5. 莺花:象征友情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宁静
    B. 离别与思念
    C. 豪放与洒脱

  2. 诗中“浩歌鲸饮酒频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豪情
    C. 愤怒

  3. “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中的“风月”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风景
    B. 友情
    C. 离别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与《临江仙》都是描写自然的诗作,前者更注重山林的幽静,后者则侧重于烟霞的美丽与人文情怀。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各有千秋,前者宁静,后者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华诗词大辞典》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