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时间: 2025-01-27 03:16:19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

晴风吹放天全露,吹尽江南江北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
晴风吹放天全露,吹尽江南江北云。

白话文翻译:

我偶然在妙峰亭上向远处眺望,看到一片寒冷的色彩已经接近春分时节。
晴朗的风吹拂着,让天空完全显露出来,吹散了江南江北的云彩。

注释:

  • 偶向:偶然地向某个方向。
  • 妙峰亭: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亭子,位于妙峰山上。
  • 一襟寒色:形容眼前一片寒冷的景色,"襟"在这里是指胸前的衣襟,借指景色。
  • 春分:春季的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3月20日或21日,昼夜平分,象征春天的来临。
  • 晴风:晴天的风,清新而明亮。
  • 吹放:将某物吹散、释放。
  • 天全露:天空完全显露,没有云雾遮挡。
  • 吹尽:把所有的云彩都吹散。

典故解析:

  • 妙峰亭:该亭子因其美丽的景色和文化氛围而闻名,诗人常在此吟咏。
  • 春分:在古代文化中,春分象征着新的开始,万物复苏,春天的气息逐渐浓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字子翚,宋代诗人。他以清新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常常在诗中融入个人的感受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子翚在一次游览妙峰亭时所作,表现了春天来临时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从诗的开头“偶向妙峰亭上望”可以看出,诗人以一种闲适的心态,站在妙峰亭上,眺望远方的自然景色。“一襟寒色近春分”一句,既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又隐含了春天与冬天的交替,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期待。接下来的“晴风吹放天全露”,描绘了春风的温暖和天空的明净,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最后一句“吹尽江南江北云”,则表现了春风的强劲与普遍,吹散了江南江北的云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使得大地复苏。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变化,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切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向妙峰亭上望:描述诗人在亭子上随意眺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2. 一襟寒色近春分:通过“寒色”描绘出春天来临前的微寒,表现出春分前夕的自然状态。
  3. 晴风吹放天全露:晴朗的春风将一切云雾吹散,表现出春天的清新和明亮。
  4. 吹尽江南江北云:春风的力量遍及南北,象征着春天的普及与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色”比喻春天的气息,表现出气候的变化。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吹”的动作,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来临时的美好与希望,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妙峰亭:象征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环境。
  • 春分: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 晴风:象征清新与自由的心境。
  • :代表变化无常的自然状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亭子名称是什么?

    • A. 风华亭
    • B. 妙峰亭
    • C. 观景亭
  2. “一襟寒色”中的“寒色”主要指什么?

    • A. 冬天的感觉
    • B. 春天的气息
    • C. 秋天的颜色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冬天的怀念
    • B. 春天的来临与自然的变化
    • C. 对夜晚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登高望远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但刘子翚更多的是表现春天的生机,而王之涣则是表现壮阔的视野与人生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