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

时间: 2025-01-11 15:03:03

门前水流咽,城下乱山多。

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

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前水流咽,城下乱山多。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

白话文翻译

家门前水声呜咽流淌,城下群山错落众多。并非是我回家的路,怎知你会特意绕道来访。风烟再次想要隔断我们的相见,悲喜交加的笑声频频响起。如果不像陶渊明那样醉酒,我怎能忍受这离别的痛苦。

注释

  • 水流咽:形容水声低沉,如同呜咽。
  • 乱山多:形容山峦错落,景象杂乱。
  • 宁知枉骑过:怎知你会特意绕道来访。
  • 风烟复欲隔:风和烟再次想要隔断我们的相见。
  • 悲笑屡相和:悲喜交加的笑声频频响起。
  • 陶公醉:指陶渊明醉酒,这里比喻借酒消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戴叔伦在永康(今浙江永康)任职期满,即将归家时,友人孙明府特意绕道来访,戴叔伦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和离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门前水声和城下乱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特意来访的惊喜和感激。后两句“风烟复欲隔,悲笑屡相和”则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悲伤也有欢笑。最后一句“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暗示了借酒消愁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前水流咽:通过“水流咽”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2. 城下乱山多:“乱山多”描绘了城下的景象,增加了离别的沉重感。
  3. 非是还家路,宁知枉骑过: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特意来访的惊喜和感激。
  4. 风烟复欲隔:“风烟”象征着离别的阻碍,表达了再次相见的不易。
  5. 悲笑屡相和:“悲笑”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悲伤也有欢笑。
  6. 不学陶公醉,无因奈别何: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暗示了借酒消愁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水流咽”、“风烟复欲隔”中的“咽”和“欲隔”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比:“悲笑屡相和”中的“悲”和“笑”形成对比,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感激。通过描绘离别的景象和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咽:象征离别的悲伤。
  • 乱山多:象征离别的沉重。
  • 风烟:象征离别的阻碍。
  • 悲笑:象征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流咽”形容的是什么? A. 水声低沉 B. 水流湍急 C. 水流清澈 D. 水流缓慢

  2. “宁知枉骑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3. 诗中“风烟复欲隔”象征什么? A. 离别的阻碍 B. 相聚的喜悦 C. 旅途的艰辛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送友人》:描绘了离别的景象和情感。

诗词对比

  • 戴叔伦的《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戴叔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感激和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思念和悲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戴叔伦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