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时间: 2025-01-10 19:18: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绛帻鸡人送晓筹,
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
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
佩声归向凤池头。
白话文翻译:
清晨,穿着红色头巾的鸡鸣人送来晨光,
刚刚进入宫中,尚衣局的官员们也披上了翠绿的云裘。
九天的宫阙大门已经打开,
来自万国的衣冠都前来恭拜皇帝的冕旒。
太阳刚刚升起,光辉照耀着仙掌,
香烟也在衮龙的周围缭绕。
朝会结束后,要裁定五色的诏书,
佩戴着铃声回到凤池头。
注释:
- 绛帻:红色头巾,古时晨昏时分的标志。
- 鸡人:指报晓的鸡鸣人,象征着清晨的到来。
- 尚衣:古代负责皇帝衣物的官员。
- 翠云裘:一种华丽的衣服,翠色的云纹。
- 阊阖:古代宫殿的大门。
- 冕旒:皇帝的帽子和饰物,象征皇权。
- 仙掌:指天上神仙的手,借指光辉。
- 衮龙:皇帝的龙袍。
- 五色诏:指皇帝发布的命令,色彩多样,象征着权威。
- 凤池:皇宫内的一处池塘,象征着权力的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兼具哲理与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了佛教思想和道家哲学。
创作背景: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创作于王维任职京城时,表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与皇权的威严。诗中描绘的早朝情景,体现了王维对朝廷生活的感受和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大明宫清晨的朝会景象,展现了当时的盛况及王维对这种繁华的感慨。诗的开头以“绛帻鸡人送晓筹”揭开序幕,生动地表现出清晨的到来,鸡鸣声与晨曦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尚衣局官员穿着华丽衣裳的场景,突出了朝廷的奢华与庄重。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两句描绘了大明宫的宏伟,展示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朝贡使者向皇帝致敬的场景,表现了唐朝的强盛与繁荣。随后,通过“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描写了日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皇权的光辉。
最后两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表达了朝会后的忙碌与权力的象征,结合“凤池”这一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宫廷生活的神秘与威严。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清晨的美景,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皇权与国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绛帻鸡人送晓筹:清晨的鸡鸣声伴随着报时者的到来,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 尚衣方进翠云裘:尚衣局的官员正在进入宫中,衣物华丽,显示出皇权的尊贵。
- 九天阊阖开宫殿:形容宫殿的宏伟壮丽,暗示着朝廷的繁荣。
- 万国衣冠拜冕旒:各国使者恭敬地向皇帝致敬,表现出国家的强盛。
- 日色才临仙掌动:太阳光线照耀下,万物复苏,展现出清晨的生机。
- 香烟欲傍衮龙浮:香烟环绕在龙袍周围,象征着皇帝的威严。
- 朝罢须裁五色诏:朝会结束后,皇帝需要发布命令,体现了权力的行使。
- 佩声归向凤池头:官员们佩戴的响声回响,回到凤池,象征着权力的中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九天阊阖”比喻宫殿的宏伟,形象生动。
- 拟人:“香烟欲傍”赋予香烟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灵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朝廷的清晨,表现了唐代的繁荣与权力的威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和对朝廷生活的深刻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使其富有哲理性与艺术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人:象征晨曦与新生。
- 翠云裘:象征华丽与权力。
- 冕旒:象征皇权与尊贵。
- 香烟:象征神秘与美好。
- 凤池:象征权力的中心。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唐代的繁华,还蕴含了对于权力、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绛帻鸡人”指的是什么?
- A. 报晓的鸡鸣人
- B. 皇帝
- C. 尚衣局的官员
- D. 外国使者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中的“九天”指的是什么?
- A. 天空
- B. 宫殿的高度
- C. 皇帝的威严
- D. 四方朝贡的使者
-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国家繁荣与权力的威严
- C. 个人的情感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于《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的描写与杜甫的《春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维强调了朝廷的繁荣与和谐,而杜甫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无奈。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展示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