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谿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时间: 2024-09-19 21:4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
白话文翻译
月光透过断裂的山口,洒落在远处的柴门前。
万树在晴朗的天空下分开,阴影在夜晚慢慢聚集。
月光与空中的影像相连,气息与风中的露水一同寒冷。
谷中静谧,秋天的泉水轻轻响动,岩石深处雾霭依旧残留。
清亮的灯光照进了幽静的梦中,影子破碎,依偎在空中的山峦。
在琴声恍惚的窗边,松林里的溪水让我在晨曦中思绪万千,却又难以释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断山口:指山脉断裂处,月光由此透出。
- 柴门:指用柴木做的门,常见于乡村。
- 流阴:流动的阴影。
- 虚象:指虚幻的景象。
- 青霭:青色的雾霭。
- 幽梦:指安静、深远的梦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清灯”、“琴窗”等意象,常常出现在古人的文人雅士生活中,象征着宁静的生活和内心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简斋,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画。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具有浓厚的禅意。
创作背景: 《东谿玩月》创作于王维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王维的作品体现了士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东谿玩月》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全诗通过描绘月光、山川、秋水等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月光透过断山口洒落,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接着,万木分空,流阴中夜攒,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光与影的交融,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之美。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借助秋泉的响声和青霭的残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似乎在回忆往昔,感慨人生的无常。最后一联“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不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诗意深远,令人遐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描绘了月光从山口洒落,营造出一个遥远而宁静的夜晚场景。 -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形象地表现了夜空的清澈以及阴影的聚集,展现出自然的静谧。 -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月光与空中影像交融,夜风带来的寒意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 -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谷中的秋泉流动,岩石深处的青雾依然存在,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孤独。 -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清亮的灯光照进梦中,影子模糊而又亲密,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 -
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
在琴声恍惚的窗边,诗人感受到晨曦的思绪难以抑制,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思考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诗中通过对月光、阴影的描写,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意境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清幽与宁静,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山川: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壮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断山口”指的是: a) 一座完整的山
b) 山的裂缝
c) 一条河流
答案:b -
“清灯入幽梦”的意思是: a) 梦中有清晰的灯光
b) 灯光照亮了梦境
c) 梦境模糊
答案:b -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欢快
b) 忧伤与思考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东谿玩月》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以月亮为主题,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王维的诗更加静谧,李白的诗则充满了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诗词集》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