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泉守赵表之二首》

时间: 2025-02-04 16:19:44

禅翁笑拥两朱轮,麈尾蒲团付底人。

千里讴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

春风半道旌旗转,南国一番桃李新。

莫把蹄涔留尺鲤,早令图画上麒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禅翁笑拥两朱轮,麈尾蒲团付底人。 千里讴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 春风半道旌旗转,南国一番桃李新。 莫把蹄涔留尺鲤,早令图画上麒麟。

白话文翻译:

禅师笑着乘坐着两轮红车,将麈尾和蒲团交给接班人。 千里之外传唱着他的歌颂,他是一位真正的刺史,历经三朝的老臣。 春风中,半路上旌旗转动,南国的桃李花开得正新。 不要让小水坑留住大鲤鱼,早日让他的画像挂在麒麟阁上。

注释:

  1. 禅翁:指禅师,这里可能是对赵表之的尊称。
  2. 朱轮:红色的车轮,象征高贵或显赫的地位。
  3. 麈尾:古代文人用来拂尘的器具,象征文人的风雅。
  4.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坐垫,常用于禅修。
  5.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6. 三朝:指历经三个朝代,表示资历深厚。
  7.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麒麟阁是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5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这首诗是赠给泉守赵表之的,赵表之是当时的泉州知州,诗中赞颂了他的政绩和品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表之任职泉州期间,黄公度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而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赞扬了赵表之的政绩和品德,并期待他能有更高的成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赵表之的高贵品格和卓越政绩。首联以禅翁的形象,暗示赵表之的清高和超脱;颔联则直接赞颂他的政绩和资历。颈联通过春风和桃李的意象,描绘了赵表之治理下的繁荣景象。尾联则用麒麟阁的典故,表达了对赵表之未来更高成就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公度的诗歌才华和对赵表之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1. 禅翁笑拥两朱轮,麈尾蒲团付底人。

    • 禅翁的形象象征着赵表之的清高和超脱,朱轮则暗示他的高贵地位。
    • 麈尾和蒲团是文人雅士的象征,这里表示赵表之将这些传给接班人,意味着他的传承和影响。
  2. 千里讴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

    • 千里讴吟形容赵表之的政绩广为人知,真刺史是对他政绩的肯定。
    • 三朝出入老宗臣则强调他的资历和忠诚。
  3. 春风半道旌旗转,南国一番桃李新。

    • 春风和旌旗的转动描绘了赵表之治理下的繁荣景象。
    • 南国的桃李新则象征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4. 莫把蹄涔留尺鲤,早令图画上麒麟。

    • 蹄涔留尺鲤比喻不要让小成就限制了大志向。
    • 图画上麒麟则表达了对赵表之未来更高成就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轮”比喻高贵地位,“蹄涔留尺鲤”比喻小成就限制大志向。
  • 象征:如“麈尾蒲团”象征文人雅士,“麒麟”象征功臣。
  • 对仗:如“千里讴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和期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赞颂了赵表之的政绩和品德,并期待他能有更高的成就。整首诗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充满了对赵表之的敬佩和祝福。

意象分析:

  • 朱轮:象征高贵地位。
  • 麈尾蒲团:象征文人雅士。
  • 春风:象征繁荣和生机。
  • 桃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
  • 麒麟:象征功臣和更高的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禅翁”指的是谁? A. 黄公度 B. 赵表之 C. 其他禅师 D. 不确定

  2. “朱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贵地位 B. 文人雅士 C. 禅修 D. 不确定

  3. 诗中的“麒麟”象征什么? A. 功臣 B. 文人雅士 C. 禅修 D. 不确定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公度的其他赠诗,如《赠泉守赵表之》。
  • 其他宋代诗人的赠诗,如苏轼的《赠刘景文》。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这首诗与苏轼的《赠刘景文》在主题和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赞颂对方的政绩和品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黄公度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