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还边将》
时间: 2025-01-26 01:46: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罢还边将
作者: 雍陶 〔唐代〕
白须虏将话边事,自失公权怨语多。
汉主岂劳思李牧,赵王犹是用廉颇。
新鹰饱肉唯闲猎,旧剑生衣懒更磨。
百战无功身老去,羡他年少渡黄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年老的边将对往昔战斗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他看到白须的虏将在谈论边疆的事务,自己却失去了公权,心中充满怨恨。汉朝的皇帝为何还要想起李牧,赵国的王仍然在重用廉颇。新鹰虽然吃得饱,但却只是游手好闲地猎猎;旧剑虽然磨得发亮,却懒得再去磨砺。经过百战,自己却一无所成,年纪渐长,羡慕那些年轻人能渡过黄河。
注释:
- 白须虏将:指年老的敌军将领。
- 公权:指公职权力,失去公权意味着地位的降低。
- 李牧:汉代名将,以勇猛和智谋著称。
- 廉颇:赵国名将,以忠诚和勇敢闻名。
- 新鹰:比喻年轻有为的人,饱食而无所事事。
- 旧剑:比喻年老的将领或武器,虽有经历但不再锋利。
- 渡黄河:象征年轻人的冒险与挑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风多以豪放和悲壮为主,常常关注边塞题材,表现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比年少的将领与自己年老的感慨,反映了士兵在战争中的无奈与对过去荣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罢还边将》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绪的诗,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老将对年轻人的羡慕与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开头的“白须虏将”便引入了一个充满岁月沧桑的场景,年老的敌将虽有经历,但心中却充满怨言,似乎在诉说着自己失去权力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历史典故,提到李牧与廉颇,表现出对历史的深思。诗人感叹汉主为何不再思念李牧这样优秀的将领,而是更信任廉颇,反映了对当下局势的失望。
后半部分的意象更加生动,“新鹰饱肉唯闲猎,旧剑生衣懒更磨”,新一代年轻人虽然拥有良好的条件,却缺乏磨练的机会;而自己则在经历了百战后,年纪渐长,反而感到无所作为,令人感到无奈和悲伤。最后一句“羡他年少渡黄河”不仅是对年轻人的羡慕,也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嘲。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须虏将话边事:年老的敌军将领在谈论边疆的事务。
- 自失公权怨语多:自己失去了公权,心中充满怨恨。
- 汉主岂劳思李牧:汉朝的皇帝为何还要想起李牧?
- 赵王犹是用廉颇:赵国的王仍然在重用廉颇。
- 新鹰饱肉唯闲猎:新一代强者只是在享乐中度日。
- 旧剑生衣懒更磨:老将虽有经历,但已不再磨砺。
- 百战无功身老去:经过百战,自己却一无所成,年纪渐长。
- 羡他年少渡黄河:羡慕那些年轻人能勇于挑战。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新鹰与旧剑的对比,突出年轻与年老的差异。
- 典故:引用李牧与廉颇的历史典故,增加诗的厚度与历史感。
- 象征:黄河象征年轻人的冒险与挑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将的内心独白,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年轻人的羡慕,表现了士人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须:象征年老、沧桑。
- 新鹰:象征年轻有为的人,充满潜力。
- 旧剑:象征过往的经验与荣耀,但已不再锋利。
- 黄河:象征冒险与生命之河,代表年轻人勇于挑战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须虏将”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将领?
A. 年轻的
B. 中年的
C. 年老的
D. 幼年的 -
“羡他年少渡黄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年轻人的嫉妒
B. 对年轻人的羡慕
C. 对年轻人的指责
D. 对年轻人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李牧”和“廉颇”分别代表了什么?
A. 理想与现实
B. 忧愁与快乐
C. 过去与未来
D. 成功与失败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关注战争与士兵的命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雍陶的《罢还边将》更关注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豪迈与对饮酒的热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