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时间: 2025-01-26 03:13:02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

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子规
作者: 雍陶 〔唐代〕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
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白话文翻译:

在百鸟齐鸣的时刻,唯有子规的叫声不断。春寒时节,四周都显得格外宁静,只有它在三更时分独自叫唤。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规:指杜鹃鸟,因其叫声独特而闻名。
  • 不歇:不停歇,形容叫声连绵不绝。
  • 春寒:春季天气寒冷。
  • 三更:夜间的一个时段,通常指凌晨。

典故解析: 子规鸟在古代文学中常与思乡、离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因其叫声听起来像是在诉说哀怨的情绪,常常引发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写诗,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闻子规》创作于一个春寒的夜晚,诗人或许在某个寂静的环境中,聆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激发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思索。

诗歌鉴赏:

《闻子规》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春夜的宁静与子规鸟的叫声,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在一起。在诗的开头,"百鸟有啼时",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数种鸟类的歌唱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热闹中,唯有"子规声不歇",突显出这只鸟的孤独与哀伤。诗人在春寒料峭之时,感受到周围的寂静,"四邻静",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尤其在"独叫三更月"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念,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惆怅。

整首诗情境交融,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鸟有啼时:在百鸟齐鸣的时刻,诗人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热闹。
  • 子规声不歇:唯独杜鹃鸟在不停地叫,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一种特别的情感。
  • 春寒四邻静:春天虽然来临,但天气寒冷,四周却异常宁静,提升了孤独感。
  • 独叫三更月:夜深人静时,杜鹃鸟的叫声显得更加孤独,诗人似乎在感受它的哀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百鸟有啼"与"独叫"的对比,突显了子规的孤独。
  • 拟人:子规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诉说自己的心声。
  • 意象:运用春寒、三更、月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子规鸟的孤独叫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索,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规:代表孤独、思念,常与离愁相连。
  • 春寒: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
  • 三更月:夜深时分,象征孤独与沉思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友情

  3. 诗中“春寒四邻静”表达了什么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寂静
    C. 兴奋

答案:

  1. B. 杜鹃
  2. B. 孤独与思念
  3. B. 寂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在表达孤独与思念,但《闻子规》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而《静夜思》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唐诗中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