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一○九》
时间: 2025-01-27 03:49: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重惜时。争向伪时须便信,奈何真处却生疑。既称有客告曾子,岂为无人毁仲尼。父子君臣独未免,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他吟诗是因为他非常珍惜时间。在虚假的时候必须相信,但在真实的情况下却产生了怀疑。既然有人说有客人告诉曾子,那么怎么会没有人诋毁孔子呢?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邵雍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 尧夫:邵雍的字。
- 重惜时:非常珍惜时间。
- 争向伪时须便信:在虚假的时候必须相信。
- 奈何真处却生疑:但在真实的情况下却产生了怀疑。
- 既称有客告曾子:既然有人说有客人告诉曾子。
- 岂为无人毁仲尼:那么怎么会没有人诋毁孔子呢?
- 父子君臣独未免: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
典故解析:
- 曾子:孔子弟子,以孝著称。
- 仲尼:孔子的字,指孔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对真伪难辨、信任危机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真伪、信任与怀疑的矛盾,表达了邵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诗中“争向伪时须便信,奈何真处却生疑”一句,揭示了人们在虚假面前容易相信,而在真实面前却产生怀疑的矛盾心理,反映了社会信任危机的普遍现象。结尾的“父子君臣独未免”更是强调了这种信任危机无处不在,连最亲密的关系也无法幸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尧夫非是爱吟诗”:开篇即表明自己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
- “诗是尧夫重惜时”:说明吟诗是因为珍惜时间,希望通过诗歌表达思想。
- “争向伪时须便信”:在虚假的时候必须相信,反映了社会现象。
- “奈何真处却生疑”:但在真实的情况下却产生了怀疑,揭示了信任危机。
- “既称有客告曾子”:既然有人说有客人告诉曾子,暗示了信息的传播。
- “岂为无人毁仲尼”:那么怎么会没有人诋毁孔子呢?指出诋毁现象的普遍性。
- “父子君臣独未免”: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强调信任危机的普遍性。
- “尧夫非是爱吟诗”:结尾再次强调自己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与开篇呼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真伪、信任与怀疑的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 反复:“尧夫非是爱吟诗”在首尾反复出现,增强了诗歌的结构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真伪、信任与怀疑的矛盾,揭示了社会信任危机的普遍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伪时:虚假的时候。
- 真处:真实的情况下。
- 曾子:孔子弟子,象征诚信。
- 仲尼:孔子,象征智慧和道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邵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吟诗的热爱 B. 对社会信任危机的感慨 C. 对时间的珍惜 D. 对父子君臣关系的思考
-
诗中“争向伪时须便信,奈何真处却生疑”反映了什么现象? A. 信任危机 B. 虚假的普遍性 C. 真实的难以辨别 D. 信息的传播
-
结尾的“父子君臣独未免”强调了什么? A. 信任危机的普遍性 B. 父子君臣关系的特殊性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 吟诗的必要性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等,也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