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梅月》

时间: 2025-01-10 19:01:11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夜的相思,在水边的细枝上显得瘦弱无力。
小窗透出如白昼般的明亮,情感与香气交融,尽情散发。
清香进入梦中,思念绵延千里,愿人长久。
你知道吗?雨水轻柔,云雾愁苦,然而我的情调依然如故。

注释:

  • 相思:思念之情,通常指对情人的思念。
  • 水边:指河边或湖边,象征着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 小窗如昼:小窗透出明亮的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清入梦魂:清香进入梦中,表达对爱的深切思念。
  • 君知否:你知道吗?引发对方的关注和共鸣。
  • 雨孱云愁:细雨和愁云,描绘一种忧伤的天气,反映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仲明,号惭愧,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渴望。

创作背景:

《点绛唇·咏梅月》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反映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咏梅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念的情感。开篇的“一夜相思”便道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水边清浅的景象与横枝瘦弱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思念的脆弱和无助。接着“小窗如昼”一语,展现了即使在黑暗的夜里,窗外的光明依然透入,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诗中“清入梦魂”,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境界,梦境即是现实的延续,千里之外的爱人似乎依然在心中。末尾“君知否?雨孱云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情感再次升华,雨水与云雾不仅是外在天气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全词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描述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水边的细枝象征着脆弱的情感。

  2.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小窗透出的光亮与情感交融,暗示着爱意的浓烈。

  3.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清香进入梦中,思念绵延千里,希望彼此长久相伴。

  4.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询问对方是否理解自己的感受,雨与云象征着忧愁,但情调依旧如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边清浅横枝瘦”比喻为思念的脆弱。
  • 对仗: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深刻的思念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同时在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边:象征孤独与思念,连接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
  • 小窗:代表内心的希望与光明。
  • 清香:象征爱意的温柔与美好。
  • 雨云:象征忧愁与思念的沉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亮
    C. 苏轼
    D. 杜甫

  2. "小窗如昼"中的“小窗”象征什么?
    A. 生命
    B. 希望
    C. 忧愁
    D. 迷茫

  3. “君知否?”表达的意思是?
    A. 你知道吗?
    B. 你听到了吗?
    C. 你来了没有?
    D. 你要走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点绛唇·咏梅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思念的情感,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陈亮则更关注于对爱的执着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