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西郊渡》

时间: 2025-01-23 04:42:10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

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

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游西郊渡
作者: 韦应物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
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
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小路上,我再一次游玩,游人们纷纷怀念往昔。
昨夜的明月,依然在波中映现。
惊起的鸟儿栖息不定,芳香的花卉还未完全盛开。
我们何时再能携手相看,静静欣赏花儿似雪霰般纷飞的美丽呢?

注释

  • 水曲:指蜿蜒的小河或水路。
  • 婵娟:形容月亮的美丽,常用作月亮的别称。
  • 惊禽:惊动的鸟类,形容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的状态。
  • 流芳:指花香或芳香,流传开来。
  • 寒未遍:寒意尚未完全散去。
  • 携手:比喻情侣或朋友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陵,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移居长安。他以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再游西郊渡》创作于韦应物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在游玩西郊时,感受到自然美景与往日情景交织,激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和爱情的思念。

诗歌鉴赏

《再游西郊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情与爱情的渴望。

第一句“水曲一追游”即刻引入了一个悠闲的游玩场景,水边的曲折小道象征着人生的旅程,让人感受到一种流动与追寻的美感。接着“游人重怀恋”则暗示了游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情感跃然纸上。

“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是诗的高潮部分,月亮在水波中的倒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再现,令人感慨万千。诗人通过月亮与水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则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鸟儿在空中飞舞,花香尚未四散,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最后一句“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诗人在此刻对爱情和友谊的渴望溢于言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曲一追游:描绘了诗人沿着曲折的水边小路漫步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悠闲的感觉。
  2. 游人重怀恋:游人看到美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回忆往昔,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
  3. 婵娟昨夜月:提及昨夜的明月,象征美好而静谧的时光。
  4. 还向波中见:月亮的倒影映在波浪中,产生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5. 惊禽栖不定:描绘鸟儿的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不安定。
  6. 流芳寒未遍:花香尚未完全散发,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尚未完全盛开。
  7. 携手更何时:抒发了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待与渴望。
  8. 伫看花似霰:花瓣如同霰雪般轻盈,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沉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似霰”,将花瓣比作霰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的轻盈与美丽。
  • 拟人:如“惊禽栖不定”,使鸟儿的状态生动而富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曲:象征人生的曲折与流动。
  • 婵娟:象征美好与宁静。
  • 惊禽:象征生命的活力与不安定。
  • 流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水曲”指的是什么? A. 一条直河
    B. 蜿蜒的小河
    C. 大海

  2. “婵娟”在诗中指代什么? A. 花朵
    B. 明月
    C. 星星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C. 对过往的惋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韦应物《再游西郊渡》 vs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韦应物侧重于人际关系与怀念,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历史的感慨。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再游西郊渡》这首诗的内涵与韦应物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