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约丁宁记否。眼见绿肥红瘦。憔悴失芳时。误佳期。归去春光容易。只管栏干闲倚。风雨不堪愁。恨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提到曾经的约定,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眼见春色已渐浓,绿叶茂盛,红花却显得稀疏。此时的花儿憔悴,失去了芳香,错过了最美的时光。春天的归去是如此容易,我只能无聊地倚在栏杆上,面对风雨,我的愁苦无法承受,恨意在心中绵延。
注释:
- 丁宁:指亲密的约定或约会。
- 绿肥红瘦:形容春天的景色,绿叶繁茂而红花稀少,暗示时光流逝。
- 憔悴失芳:形容花儿因时光推移而失去活力与芬芳。
- 误佳期:错过了美好的约会时机。
- 栏干:指阳台或门前的栏杆,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忧愁。
- 恨悠悠:表达心中无尽的怨恨与苦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修竹,生于当代,作品多以古诗词为主,风格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昭君怨·伤春》是林修竹在感受春日变迁和感情波折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昭君怨·伤春》是一首充满忧伤情感的诗,诗人在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错失。开篇的“前约丁宁记否”便引入了情感的背景,仿佛在询问对方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约定,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期待。接下来的“眼见绿肥红瘦”,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隐喻了生命的无常,绿叶的茂盛与红花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丝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情感层次丰富,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约丁宁记否:借问对方是否记得过去的约定。
- 眼见绿肥红瘦:目睹春天的景色,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憔悴失芳时:花儿因时光而憔悴,无法再现昔日的美丽。
- 误佳期:错过了与恋人相见的最佳时机。
- 归去春光容易:春天的光景转瞬即逝,归去似乎太过容易。
- 只管栏干闲倚:诗人无所事事地倚在栏杆上,感到无聊。
- 风雨不堪愁:风雨交加,心中的忧愁难以承受。
- 恨悠悠:心中的怨恨与愁苦绵延不断。
修辞手法:
- 对比:绿肥红瘦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体现生命的无常。
- 拟人:花儿被赋予了憔悴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遗憾,表达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同时也暗示时光的流逝。
- 栏干:象征着隔离与期盼,诗人无所事事的倚靠,反映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绿肥红瘦”指的是什么? A. 绿叶繁茂,红花稀少
B. 绿花繁茂,红叶稀少
C. 绿草丰美,红花盛开
D. 红花盛开,绿叶稀少 -
“恨悠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昭君怨·伤春》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而林修竹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