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汉飞飞鸿雁秋,孤羁未足稻粱谋。
谁怜独客悲摇落,梦入寒塘月满洲。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江汉平原上,鸿雁在空中飞翔,孤独的我在这里漂泊,未能谋划丰收的稻米和粮食。谁会怜惜这位孤独的旅客在秋风中悲伤地摇落,梦中却又回到那寒冷的塘边,月光洒满了洲头。
注释
- 江汉:指江河和汉水,暗示秋天的自然景象。
- 飞飞鸿雁:鸿雁,秋天候鸟,象征孤独和离别。
- 孤羁:孤独的羁旅者,形容诗人的孤独状态。
- 稻粱:稻米和粮食,象征生活的富足与安定。
- 悲摇落:悲伤地摇落,表现出诗人的失落与惆怅。
- 寒塘:寒冷的池塘,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 月满洲:月亮照耀着洲头,营造出宁静而孤寂的氛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鸿雁”常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离别和思乡,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晞颜,元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秋天的孤独和凄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江汉水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江汉飞飞鸿雁秋”引入,鸿雁是秋天的象征,飞翔在空中,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接着“孤羁未足稻粱谋”,透露了诗人漂泊生涯的无奈,稻粱象征着生活的富足,诗人却未能享受到这样的安稳和快乐,反而陷入了孤独与无助的境地。
在“谁怜独客悲摇落”中,诗人用“谁怜”一语,突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感,似乎向读者发出无奈的呐喊。在这悲伤的摇落中,诗人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与思索。最后一句“梦入寒塘月满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梦境中回到寒塘,月光照耀的洲头,仿佛是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自然的依恋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切,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汉飞飞鸿雁秋:描绘秋天的江汉大地,鸿雁飞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孤羁未足稻粱谋:表达诗人漂泊的孤独,未能谋得丰收,暗示对生活的无奈。
- 谁怜独客悲摇落: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孤独与悲伤,强调自己的悲惨境遇。
- 梦入寒塘月满洲:梦中回到寒塘,月光洒满洲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意境,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鸿雁比喻孤独的旅客,表现离别与思乡之情。
- 对仗:前后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关系,如“飞飞”和“摇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寒塘、月光、鸿雁等意象交织,构成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体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孤独和离别,传达对家乡的思念。
- 寒塘:代表冷清和孤寂的环境,映射诗人内心的凄凉。
- 月光:象征宁静和美好,梦中的月光给予诗人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汉”的含义是?
- A. 河流
- B. 孤独
- C. 美好
- D. 离别
-
“孤羁”在诗中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无奈
- C. 激动
-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寒塘”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孤寂
- C. 繁荣
- D. 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比较朱晞颜的《寄唐子华照磨二首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二者均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然的思考,但朱诗更侧重于对孤独的感受,而李诗则通过饮酒来寻求解脱与抒发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