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时间: 2025-01-27 04:05:02

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

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

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

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 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 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 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

白话文翻译: 桑叶采尽,蚕儿都变成了茧;秧苗长成,麦子已经到了秋天。 山间的云翻滚着,带来了黑色的雨;溪边的树被黄色的水流淹没。 红色的粟米正在飞涨价格,百姓们还没有从病痛中恢复。 茅草屋上炊烟不再升起,吃饱了饭,人们得以无忧无虑。

注释:

  • 桑尽蚕皆茧:桑叶被采尽,蚕儿都结成了茧。
  • 秧成麦已秋:秧苗长成,麦子已经成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山云翻黑雨:山间的云翻滚,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雨。
  • 溪树没黄流:溪边的树木被黄色的水流淹没。
  • 红粟方翔贵:红色的粟米价格正在飞涨。
  • 苍生未病瘳:百姓们还没有从病痛中恢复。
  • 茅茨烟不起:茅草屋上不再有炊烟升起,意味着人们不再做饭。
  • 饱饭得无忧:吃饱了饭,人们得以无忧无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怀。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农业社会遭受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的时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困境,即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受损,粮食价格飞涨,百姓生活困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状况,反映了宋代农业社会在自然灾害和经济压力下的困境。诗中“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描绘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而“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后两句“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直接指出了粮食短缺和百姓的疾苦。最后“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能够摆脱困境,过上无忧生活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这两句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描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
  2. “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3. “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这两句直接指出了粮食短缺和百姓的疾苦。
  4. “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这两句表达了对百姓能够摆脱困境,过上无忧生活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山云翻黑雨”中的“翻”字形象地比喻了云的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并期望他们能够摆脱困境,过上无忧的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尽蚕皆茧:象征农业生产的开始。
  • 秧成麦已秋:象征农业生产的结束和收获。
  • 山云翻黑雨:象征自然灾害的来临。
  • 溪树没黄流:象征水灾的严重性。
  • 红粟方翔贵:象征粮食短缺和经济困难。
  • 苍生未病瘳:象征百姓的疾苦。
  • 茅茨烟不起:象征生活的困顿。
  • 饱饭得无忧: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桑尽蚕皆茧”象征什么? A. 农业生产的开始 B. 农业生产的结束 C. 自然灾害的来临 D. 粮食短缺 答案:A

  2. 诗中“山云翻黑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中“红粟方翔贵”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A. 粮食短缺 B. 自然灾害 C. 百姓疾苦 D. 经济困难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个体的故事反映社会问题。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反映社会现实,但王炎的诗更加直接地指出了粮食短缺和百姓的疾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