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

时间: 2025-01-26 22:45:08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

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

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歌行 邵谒 〔唐代〕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白话文翻译:

乌龟因为承载着灵性而死去,鱼儿因为玩弄珍珠而丧生。心中本就有贪婪之念,不要埋怨任公子。如果屈原不是贤人,怎么会沉没在湘水之中。

注释:

  • 龟为秉灵亡:龟因为承载着灵性而死去。秉灵,承载着灵性。
  • 鱼为弄珠死:鱼因为玩弄珍珠而丧生。弄珠,玩弄珍珠。
  • 心中自有贼:心中本就有贪婪之念。贼,此处指贪婪之念。
  • 莫怨任公子:不要埋怨任公子。任公子,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泛指那些不理解或不支持的人。
  • 屈原若不贤:如果屈原不是贤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忠而被谗,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 焉得沉湘水:怎么会沉没在湘水之中。湘水,指屈原投江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屈原沉湘水: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因忠而被谗,最终投汨罗江自尽。这里的“沉湘水”指的是屈原的悲剧结局,象征着忠贞不渝和悲剧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谒,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龟、鱼和屈原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性贪婪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贪婪和社会不公的深刻认识。诗中,“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形象地描绘了因贪婪而导致的悲剧,而“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则进一步指出贪婪的根源在于人心。最后,通过屈原的典故,作者赞扬了忠贞不渝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精神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剧命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龟为秉灵亡:乌龟因为承载着灵性而死去,比喻因追求高尚而导致的悲剧。
  2. 鱼为弄珠死:鱼因为玩弄珍珠而丧生,比喻因贪婪而导致的悲剧。
  3. 心中自有贼:心中本就有贪婪之念,指出贪婪的根源在于人心。
  4. 莫怨任公子:不要埋怨任公子,暗示不要将责任推给他人,而应自省。
  5. 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如果屈原不是贤人,怎么会沉没在湘水之中,赞扬屈原的忠贞不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龟、鱼和屈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 拟人:将贪婪之念拟人化为“贼”,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性贪婪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扬。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作者揭示了贪婪的根源在于人心,并赞扬了屈原的忠贞不渝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龟:象征着承载灵性的高尚品质。
  • 鱼:象征着贪婪和欲望。
  • 珠:象征着珍贵和诱惑。
  • 屈原: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龟为秉灵亡”中的“秉灵”指的是什么? A. 承载灵性 B. 玩弄灵性 C. 失去灵性 D. 保护灵性

  2. 诗中“心中自有贼”中的“贼”指的是什么? A. 小偷 B. 贪婪之念 C. 敌人 D. 朋友

  3. 诗中“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中的“沉湘水”指的是什么? A. 屈原的出生地 B. 屈原的死亡地 C. 屈原的隐居地 D. 屈原的流放地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楚国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 《九歌》:屈原的另一部作品,通过神话传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离骚》与《放歌行》: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和忠诚的追求,但《离骚》更加抒情和浪漫,而《放歌行》更加批判和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楚辞》:收录了屈原等楚国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屈原和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