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侍郎宫祠赠行》

时间: 2025-02-04 17:01:51

无双佳誉久腾芳,暂解繁机下帝旁。

举世不能容直道,清时聊欲款江乡。

修涂按辔三秋雨,别殿陪祠一炷香。

顾我辱知门下久,语离清泪洒沧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侍郎宫祠赠行 曹勋 〔宋代〕

无双佳誉久腾芳,暂解繁机下帝旁。 举世不能容直道,清时聊欲款江乡。 修涂按辔三秋雨,别殿陪祠一炷香。 顾我辱知门下久,语离清泪洒沧浪。

白话文翻译:

您的无双美誉早已远播,如今暂时放下繁忙的政务离开皇帝身边。 在这个世界上,正直的道路往往不被容纳,但在清平的时代,您只愿在江乡安闲度日。 在漫长的旅途中,您按辔徐行,经历着三秋的雨季,在别殿中陪伴祭祀,点燃一炷香。 您对我有知遇之恩,久久不能忘怀,如今分别,清泪洒向沧浪之水。

注释:

  • 无双佳誉:指极高的声誉,独一无二。
  • 繁机:指繁忙的政务。
  • 直道:正直的道路或行为。
  • 清时:清平的时代,指政治清明。
  • 款江乡:安闲地在江乡生活。
  • 修涂按辔:在漫长的旅途中按辔徐行。
  • 别殿陪祠:在别殿中陪伴祭祀。
  • 辱知:谦词,表示对方知道自己,感到荣幸。
  • 沧浪:指水,这里比喻泪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伯阳,号松隐,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曹勋为黄侍郎离开宫廷,前往江乡时所作的赠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黄侍郎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宫廷,曹勋以此诗表达对其的敬重和惜别之情。诗中反映了作者对黄侍郎高尚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离开朝廷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侍郎离开宫廷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其高尚品德和不幸遭遇的同情。首联赞扬黄侍郎的声誉,颔联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感慨,颈联描绘了黄侍郎离开时的情景,尾联则抒发了作者对黄侍郎的深厚感情和分别时的悲伤。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双佳誉久腾芳:首句赞扬黄侍郎的声誉极高,独一无二,长久以来广为人知。
  2. 暂解繁机下帝旁:次句说明黄侍郎暂时放下繁忙的政务,离开皇帝身边。
  3. 举世不能容直道:第三句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感慨,正直的人往往不被容纳。
  4. 清时聊欲款江乡:第四句表明在清平的时代,黄侍郎只愿在江乡安闲度日。
  5. 修涂按辔三秋雨:第五句描绘了黄侍郎在漫长的旅途中按辔徐行,经历着三秋的雨季。
  6. 别殿陪祠一炷香:第六句描述了黄侍郎在别殿中陪伴祭祀,点燃一炷香。
  7. 顾我辱知门下久:第七句表达了作者对黄侍郎的知遇之恩,感到荣幸。
  8. 语离清泪洒沧浪: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与黄侍郎分别时的悲伤,清泪洒向沧浪之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泪洒沧浪”,将泪水比作沧浪之水,增强了表达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无双佳誉”与“暂解繁机”,“举世不能容直道”与“清时聊欲款江乡”,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黄侍郎的高尚品德,表达对其离开朝廷的惋惜,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祝愿。诗中透露出对正直不被容纳的世道的批判,以及对清平时代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无双佳誉:象征黄侍郎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
  • 繁机:象征宫廷的繁忙和压力。
  • 直道:象征正直和坚持原则。
  • 清时:象征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
  • 款江乡:象征安闲和宁静的生活。
  • 修涂按辔:象征旅途的艰辛和从容。
  • 别殿陪祠:象征对传统和礼仪的尊重。
  • 沧浪:象征离别的悲伤和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双佳誉久腾芳”指的是什么? A. 黄侍郎的美誉 B. 皇帝的赞赏 C. 诗人的自夸 D. 世人的评价

  2. “举世不能容直道”表达了什么? A. 对世道不公的批判 B. 对黄侍郎的赞美 C. 对清平时代的向往 D. 对旅途艰辛的描述

  3. “清时聊欲款江乡”中的“款江乡”意味着什么? A. 安闲地在江乡生活 B. 在江乡修建宫殿 C. 在江乡进行祭祀 D. 在江乡进行政治活动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赞扬了卫八处士的高尚品德。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曹勋的《黄侍郎宫祠赠行》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加含蓄,而曹勋的诗则更加直抒胸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