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十首》

时间: 2025-01-27 03:26:49

鸡絮交懽远,琵琶寄恨深。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絮交懽远,琵琶寄恨深。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远方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鸡毛随风飘散,带走了遥远的欢愉;琵琶的音色寄托了深深的遗憾。如果早知胡地的寒冷,宁愿在永巷中默默守候,也心甘情愿。

注释:

  • 鸡絮:鸡毛,意指轻柔的事物,这里暗喻远方的欢愉渐渐飘散。
  • 交懽:交织的欢愉,形容欢乐的情景。
  • 琵琶:一种弹拨乐器,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尤其是愁苦和思念。
  • 胡地:指边疆地区,通常气候寒冷。
  • 永巷:比喻长久的巷子,象征一种静谧而孤独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从“胡地”可以引申出对北方边疆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宋代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对于战乱与离别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和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诗中表现出对遥远的欢愉和深沉的遗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切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开头的“鸡絮交懽远”,用“鸡絮”这一轻柔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轻盈而又遥远的快乐,仿佛是在遥望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琵琶寄恨深”的转折,情绪迅速变得沉重,琵琶的音色不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情感的寄托,承载着深深的遗憾与愁苦。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一联则充满了自我反思的意味,诗人似乎在感叹,若早知此生难以相聚,宁愿在永巷中孤独守候,也不愿意追求遥不可及的欢愉。整首诗在结构上表现出一种由轻到重的情感波动,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鸡絮交懽远:远方的欢愉如同鸡毛般轻盈,随风飘散,形容快乐的短暂与遥远。
    • 琵琶寄恨深:琵琶的音色中包含着深深的恨意与思念,音乐成为情感的寄托。
    • 早知胡地冷:若早知边疆的寒冷,便不会对远方的美好抱有幻想。
    • 永巷亦甘心:宁愿在静谧的巷子中孤独守候,也心甘情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鸡絮比作遥远的欢愉,琵琶音色比作情感的寄托。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鸡絮:象征着轻盈与短暂的快乐,暗示着过往的美好。
  • 琵琶:象征着情感的深邃与复杂,通过音乐传达心中的思念与遗憾。
  • 胡地:象征着遥远与艰辛,暗示着对战乱与离别的感受。
  • 永巷:象征着孤独与静谧,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鸡絮交懽远”中的“鸡絮”比喻了什么? a. 亲情
    b. 快乐
    c. 忧伤

  2. “琵琶寄恨深”中的“琵琶”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思念

  3. 诗中提到的“胡地”代表了什么? a. 温暖的地方
    b. 冷酷的边疆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1. b. 快乐
  2. c. 思念
  3. b. 冷酷的边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刘克庄更多地融入了对时局的感慨,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