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厚后弟强甫韵》
时间: 2025-02-04 13:34: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把茅容膝强名庵,宜夏宜冬户向南。
雪厄黄精饥杜二,花欺白发笑陈三。
尔侬柏下已骨朽,此老橘中犹手谈。
惟有子长赞深远,诸家类以浅求聃。
白话文翻译:
这座小庵堂的茅草屋顶适合夏天和冬天,门朝南开。
在雪里,黄精根饥饿地求食于杜甫;
而花儿却嘲笑着白发的陈三。
你我在柏树下已经骨朽,但在这橘子树中依然可以悠然谈笑。
唯有子长对我的赞美深远,其他人都只求一些肤浅的名声。
注释:
- 茅容:茅草制作的屋顶。
- 名庵:有名的庵堂。
- 雪厄:雪天的困境。
- 黄精:一种药材,常用于滋补。
- 杜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陈三:可能指某个白发的老者。
- 尔侬:你我,指代朋友。
- 骨朽:骨头已经腐烂,形容年老体衰。
- 子长:指子长(可能是指子贡),赞美深远而非肤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古诗和词。其作品多涉及抒怀和思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刘克庄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常常感受到时局的艰难与个人的孤独,因而在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一座名为“名庵”的茅草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前两句以“茅容”描写环境,表现出此处安静舒适,适合栖息的特点。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黄精与杜甫,表现出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与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转而描写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纵使时光荏苒,白发苍苍,依旧能在橘子树下与友人畅谈,表现出一种淡然、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把茅容膝强名庵:描写庵堂的环境,表现出简朴与清幽的居所。
- 宜夏宜冬户向南:表达了这个庵堂四季适宜,给人以舒适感。
- 雪厄黄精饥杜二:借用杜甫的名,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追忆与共鸣。
- 花欺白发笑陈三:通过对比,表现出对于生活中幽默与讽刺的思考。
- 尔侬柏下已骨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无情。
- 此老橘中犹手谈:尽管年老,仍然能与友人畅谈,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 惟有子长赞深远:强调了子长对诗人的赞美是深刻的,而非表面的。
- 诸家类以浅求聃:批评了其他人的肤浅,强调了对深刻思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精和杜甫作比,表达对古代诗人的敬仰。
- 对仗:如“雪厄”与“花欺”,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花儿嘲笑白发,使得自然生动有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谊的珍惜,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名利的生活态度,强调了深邃的思想与真实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朴素与宁静的生活。
- 黄精:象征追求与渴望。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橘子:象征着丰饶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精”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一种药材
- C.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杜二”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人生与友谊的思考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杜甫的诗作在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刘克庄的诗更为清新自然,而杜甫则显得更加沉重与悲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要点》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