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行心迹已双清,
骤见清溪眼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
观音岩下魶鱼行。
宗师宴坐空余石,
龙女分流不作声。
人影交横到林薄,
绿烟深处一猿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的清新心境。刚刚看到清澈的溪水,眼睛顿时明亮起来。鬼谷洞前的符竹依然存在,观音岩下有魶鱼在游动。宗师坐在空旷的石头上,龙女在分流时默默无声。人影交错,走到林木稀疏的地方,深处的绿烟中传来一声猿啼,令人惊讶。
注释:
- 心迹:指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 骤见:突然看到。
- 清溪:清澈的溪水。
- 鬼谷洞:一个著名的山洞,常与隐士和道教文化有关。
- 符竹:一种竹子,象征清雅。
- 观音岩:传说与观音菩萨有关的岩石。
- 魶鱼:一种鱼,生活在水中。
- 龙女:传说中的龙的女儿,代表水的灵性。
- 人影交横:人影交错而过。
- 绿烟:形容山中环境的朦胧。
- 猿惊:猿猴惊叫,表示环境的宁静被打破。
典故解析:
- 鬼谷:在中国文化中,鬼谷子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代表隐逸的生活方式。
- 观音:观音菩萨是慈悲的象征,常与水相关联,寓意灵性和保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清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山行》创作于郑清之在山中游历时,表达了他在大自然中的清新体验和内心的宁静。其时正值宋代,社会动荡与诗人内心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山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诗的开头“山行心迹已双清”,即以山行为起点,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明朗。接下来“骤见清溪眼为明”,通过清溪的描写,生动展示了自然的美好与对人心灵的启迪。
诗中提到的“鬼谷洞”和“观音岩”,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具体表现,更是引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道教和佛教的崇敬。接着“宗师宴坐空余石”,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获得精神的安宁。
最后几句“人影交横到林薄,绿烟深处一猿惊”,通过人影和猿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生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是郑清之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行心迹已双清:在山中行走,内心的情感也变得清澈。
- 骤见清溪眼为明:突然看到清澈的溪水,眼前一亮,感受到自然之美。
- 鬼谷洞前符竹在:鬼谷洞前仍然生长着符竹,象征清雅与灵性。
- 观音岩下魶鱼行:观音岩下有鱼游动,表示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
- 宗师宴坐空余石:隐士(宗师)坐在空旷的石头上,象征着超然脱俗。
- 龙女分流不作声:龙女在水中静静地分流,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安静。
- 人影交横到林薄:人影在林间交错,暗示生命的活动。
- 绿烟深处一猿惊:在绿色烟雾深处,一只猿猴发出惊叫,打破了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心灵的清澈,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性,表现自然的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山:象征高远、宁静,代表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清溪:象征清澈和纯洁,代表内心的明亮。
- 鬼谷与观音:文化意象,象征隐逸与灵性。
- 猿:象征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鬼谷洞”与哪个文化有关?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儒教
-
“骤见清溪眼为明”中的“明”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光线
- B. 清晰的视野
- C. 内心的觉悟
-
诗中描写的“龙女”代表什么?
- A. 水的灵性
- B. 山的力量
- C. 风的自由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行》 vs 《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山行》更注重内心的感受,而《早发白帝城》则强调时间与光影的流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郑清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