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台进禅师》

时间: 2025-01-11 10:59:21

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

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

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

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怀天台进禅师 钱惟演 〔宋代〕 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 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 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 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

白话文翻译: 静静地坐着,理清情感的线索,在空旷的书斋中平息外界的喧嚣。 将广阔的世界比作微小的稊米,将个人的生命比作易变的芭蕉。 任由雨水在台阶上生出苔藓,风却嫌弃树上有瓢。 我心中思念着白莲社,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被邀请加入。

注释:

  • 默坐:静静地坐着。
  • 理情条:整理情感的线索。
  • 虚斋:空旷的书斋。
  • 众嚣:外界的喧嚣。
  • 寰区:广阔的世界。
  • 稊米:微小的米粒。
  • 身世:个人的生命。
  • 谕芭蕉:比喻生命易变。
  • 白莲社:佛教的一个社团,这里指诗人向往的修行之地。

诗词背景: 钱惟演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佛教的向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天台进禅师的怀念以及对宁静修行的渴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佛教思想对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修行的渴望。诗中“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平静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则通过比喻,将广阔的世界和个人短暂的生命相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世界的微小。最后两句“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社团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被邀请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诗的主题。

诗词解析:

  • 首句“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通过动作和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第二句“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运用比喻,将世界和生命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广阔。
  • 第三句“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
  • 最后一句“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社团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中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 拟人:如“风嫌树有瓢”中的拟人,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通过对比世界和生命的微小与短暂,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稊米:象征世界的微小。
  • 芭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易变。
  • 白莲社:象征诗人向往的修行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寰区指稊米”中的“稊米”象征什么? A. 世界的广阔 B. 世界的微小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B

  2. 诗中“身世谕芭蕉”中的“芭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稳定 B. 生命的短暂和易变 C. 世界的广阔 答案:B

  3. 诗中“惟思白莲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留恋 B. 对修行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喜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钱惟演的《怀天台进禅师》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而钱惟演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佛教修行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惟演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钱惟演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