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冬夜》

时间: 2025-02-04 15:35:31

朔风一夜吹寒雨,恰正是,三更鼓。

梦破伊人无觅处。

拥衾孤卧,对空自语。

恩怨纷无绪。

生平本自随分住,尘世缘何偶相遇。

恁地情丝千万缕,无端萦绕,朝朝暮暮。

此意难吩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冬夜
朔风一夜吹寒雨,恰正是,三更鼓。梦破伊人无觅处。拥衾孤卧,对空自语。恩怨纷无绪。生平本自随分住,尘世缘何偶相遇。恁地情丝千万缕,无端萦绕,朝朝暮暮。此意难吩咐。

白话文翻译:

北风一夜吹来寒雨,正是三更的鼓声。梦醒时分找不到伊人的身影。独自拥着被子,面对空荡荡的空间自言自语。恩怨情仇纷纷扰扰,理不清楚。人生本来就是随缘而住,尘世间缘何会偶然相遇。这样的情丝缠绵无数,毫无理由地缠绕着,朝朝暮暮,难以诉说这份情意。

注释:

  • 朔风:北风,通常指冬天的寒风。
  • 三更:指夜晚的时辰,三更时分是午夜。
  • 梦破:梦醒了。
  • 伊人:指心中所爱的人。
  • 拥衾:抱着被子,形容人孤独。
  • 恩怨:指感情上的纠葛和恩仇。
  • 随分住:指随缘而居,随遇而安。
  • 尘世:指人世间,世俗生活。

典故解析:

  •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情感与孤独、缘分的思考反映了古人的情感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仁德,现代诗人,作品多以传统诗词为基础,融合现代情感,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冬夜,诗人身处寒冷的环境中,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交织,表达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和对缘分的感慨。

诗歌鉴赏:

《青玉案 冬夜》展现了一个孤独的冬夜,诗人在北风寒雨中,内心充满对爱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朔风一夜吹寒雨”描绘出凄凉的冬夜场景,紧接着的“恰正是,三更鼓”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梦的破碎,构建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梦醒时分,伊人的身影无处可寻,诗人独自拥被而卧,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尽显。

“恩怨纷无绪”一句,将情感的复杂与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生如梦,缘分本是随意,然而“恁地情丝千万缕”,又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重与缠绵。最后一句“此意难吩咐”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难以言说的情感的无奈与苦涩。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情感细腻且真实,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朔风一夜吹寒雨:描绘了寒冷的冬夜,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气氛。
    2. 恰正是,三更鼓:三更时分,正是夜深人静之时,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3. 梦破伊人无觅处:梦醒后,寻找爱人却无处可寻,表达思念之情。
    4. 拥衾孤卧,对空自语:独自一人,孤独地自言自语,情感的孤独与无助。
    5. 恩怨纷无绪:感情上的纠葛难以理清,内心的复杂情感。
    6. 生平本自随分住:人生本是随缘而住,反映对人生的感悟。
    7. 尘世缘何偶相遇:感叹人与人之间缘分的偶然。
    8. 恁地情丝千万缕:情感缠绵,如千丝万缕般复杂。
    9. 无端萦绕,朝朝暮暮:无形的情感在日复一日中萦绕心间。
    10. 此意难吩咐: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充满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千丝万缕,形象生动。
    • 拟人:情感如丝般缠绕,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如“朝朝暮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在孤独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朔风:象征寒冷与孤独。
  • 三更:象征夜深人静,反映内心的孤寂。
  • 伊人:象征心中所爱的人,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 情丝:象征复杂而缠绵的情感,无法解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朔风”指的是什么? a) 夏风
    b) 北风
    c) 春风
    d) 秋风

  2. “梦破伊人无觅处”意思是? a) 梦醒后找到了爱人
    b) 梦醒后找不到爱人
    c) 梦没有破
    d) 梦里有爱人

  3. “此意难吩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快
    b) 无奈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

  1. b) 北风
  2. b) 梦醒后找不到爱人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细腻的情感描写。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背景不同但情感共通。

参考资料:

  • 《古诗词解析》
  • 《陈仁德作品集》
  • 《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