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

时间: 2025-01-26 06:14:07

远地穷乡口腹殊。

居然孤客莫随渠。

路帝施采尖头蓼,江上争寻胀肚鱼。

野葛可法虽是惯,马肚不食未为疏。

此生馀日眦君肠,饘粥弃饥自有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地穷乡口腹殊。
居然孤客莫随渠。
路帝施采尖头蓼,
江上争寻胀肚鱼。
野葛可法虽是惯,
马肚不食未为疏。
此生馀日眦君肠,
饘粥弃饥自有馀。

白话文翻译:

远方贫困的乡村,口味与世俗大为不同。
居然身为孤独的旅客,没人和我相随。
路旁的神灵施展法力,采摘尖头的蓼菜,
江边的人们争相捕捞肥腻的鱼。
虽说野葛可以食用,但我并不习惯,
马肚虽然不吃但未必就显得粗疏。
此生余下的日子,唯愿与你共情,
即使饥肠辘辘,粥饭也足以度过。

注释:

  • 穷乡:指偏远、贫困的乡村。
  • :通道,水渠,这里指“你”。
  • 路帝:指路旁的神灵,可能是指守护神。
  • 尖头蓼:一种水生植物,叶尖细长。
  • 江上争寻:江边的人们争相寻找和捕捞。
  • 马肚:马的肚子,指的是马肉,表达一种饮食的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作品的清新自然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诗作多关注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作创作于作者旅途中,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诗人在远离繁华的环境中,思考饮食与生活的简单与真实,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封州大率园不蔬人采小蓼食之叶尖而细号尖头》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远地穷乡口腹殊”引入,展现出乡村独特的饮食文化,既有对乡村艰苦生活的写照,也突显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作者以孤客的身份,感受到周遭的冷清与孤独,深刻表现了在繁华与贫困之间的矛盾。

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描绘了路旁的神灵和江边的寻食者,象征着自然与生存的斗争。在对食物的描写中,尖头蓼和胀肚鱼成为了生活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对食物的渴望与追求。从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乡野的质朴与生动。

最后几句则呈现出一种哲理,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不如意,但和友人共享的情感、宁静的生活方式,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这种从容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地穷乡口腹殊:远方的乡村,饮食习惯与世俗大相径庭。
  2. 居然孤客莫随渠:身为孤独的旅人,旁边无人跟随。
  3. 路帝施采尖头蓼:路旁的神灵施展神力,采摘尖头的蓼菜。
  4. 江上争寻胀肚鱼:江边的人们争相捕捞肥腻的鱼。
  5. 野葛可法虽是惯:野生的葛藤可以食用,虽然我并不习惯。
  6. 马肚不食未为疏:马的肚子虽然不吃,但未必就是粗疏。
  7. 此生馀日眦君肠:此生剩下的日子,愿与你分享情感。
  8. 饘粥弃饥自有馀:即使饥肠辘辘,粥饭也足以度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口腹殊”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对仗:整个诗歌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关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路帝施采”,赋予了神灵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在孤独与艰难中对人情和自然的珍视,强调了简单生活中的满足感和对友谊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尖头蓼: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简单。
  • 胀肚鱼: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野葛:象征着乡村生活的艰难与应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尖头蓼”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饮食

  2. “远地穷乡口腹殊”这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B. 乡村饮食习惯的特殊性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马肚”主要指什么? A. 马的肉
    B. 马的食物
    C. 马的肚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郑刚中与王维:两位诗人都对自然有深刻的观察,但郑刚中更关注人情与饮食,而王维则常以山水为主题,表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 作品对比:郑刚中的乡村诗歌与李白的游子思乡之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加贴近生活的现实,后者则更具浪漫色彩。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3. 《古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