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公寿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26 04:37:33

昧旦鸣珂路,春朝禁殿班。

方看分宝玉,何意作丘山。

燕入风荣舞,花开日笑颜。

空余杜陵泪,一为汉中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昧旦鸣珂路,春朝禁殿班。
方看分宝玉,何意作丘山。
燕入风荣舞,花开日笑颜。
空余杜陵泪,一为汉中潸。

白话文翻译:

在黎明时分,车铃声响起,驶向禁殿的路上。春天的早晨,宫殿已然开放。正当我看着分配的宝玉,心中却不知为何生出对丘山的思索。燕子在风中舞动,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笑颜。唯有杜陵的泪水依旧流淌,因怀念汉中而潸然泪下。

注释:

字词注释:

  1. 昧旦:黎明,天刚亮。
  2. 鸣珂:车上的铃声,象征出行。
  3. 禁殿:皇宫的殿宇,象征权力和地位。
  4. 宝玉:象征财富和地位,可能指封赏。
  5. 丘山:指山丘,象征自然和归隐之地。
  6.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象征诗人的悲伤和怀旧。
  7. 潸然:流泪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杜陵泪:指杜甫的悲痛,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官职。他的诗风深受苏轼影响,擅长于描写自然,情感深邃,具有独特的个性。

创作背景: 《宗室公寿挽词二首》是黄庭坚为宗室公去世而作,表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及对亲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昧旦鸣珂路,春朝禁殿班”,用黎明的宁静和车铃声引入,营造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接着“方看分宝玉,何意作丘山”,诗人对权力和财富的思考,似乎在感叹即使拥有宝玉,在生命的终点面前也显得无比渺小。随后“燕入风荣舞,花开日笑颜”,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却与最后的“空余杜陵泪”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逝去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黄庭坚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昧旦鸣珂路:描绘了黎明时分出行的情景。
  2. 春朝禁殿班:春天的早晨,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同时又是在皇宫这样的权力中心。
  3. 方看分宝玉:诗人目睹了权力的象征(宝玉)被分配,却感到无奈。
  4. 何意作丘山:不知为何对自然的山丘产生了思考,代表对人生选择的反思。
  5. 燕入风荣舞:燕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6. 花开日笑颜:花儿在阳光下盛开,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7. 空余杜陵泪:最终回到个人情感的悲伤,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与泪水。
  8. 一为汉中潸:因为对汉中的怀念而流泪,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生机与逝者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宝玉象征权力和地位,丘山象征归隐与自然的渴望。
  • 拟人:燕子和花儿被赋予了生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与对逝者的泪水的对比,诗人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鸣珂:象征出发、旅程。
  2. 宝玉:财富、权力的象征。
  3. 丘山:自然、归隐的象征。
  4. 燕子:春天、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5. :美丽、生命的绽放。
  6. 杜陵泪:悲伤、怀旧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昧旦”指的是哪个时间?

    • A. 晚上
    • B. 中午
    • C. 黎明
    • D. 黄昏
  2. “空余杜陵泪”中提到的杜陵指的是?

    • A. 诗人家乡
    • B. 权力中心
    • C. 自然山丘
    • D. 皇宫
  3. 诗中对比了什么?

    • A. 生命与死亡
    • B. 春天与秋天
    • C. 财富与贫穷
    • D. 自然与人造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望》与《宗室公寿挽词二首》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前者通过国破家亡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后者则是在个人哀悼的基础上,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与无常。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