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女弹筝歌》

时间: 2025-01-11 10:19:30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

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
羞杀百舌黄莺儿。

白话文翻译:

郑家女孩八岁就能弹筝,春风中传来了宛如天上飘来的音色。
第一声如雍门的泪水挂在睫毛上,第二声如赤鲤鱼露出背鳍,
第三声如白猿的臂膀在脸颊上划过。当郑女出门去拜见丈人时,
落花随风飘舞,仿佛在断了游丝。高楼也掩盖不了那动人的声音,
真让那些黄莺百舌都感到羞愧。

注释:

  • 郑女: 指的是郑国的一个女孩,诗中寓意她的音乐才华。
  • 弹筝: 弹奏古筝,表现女孩的音乐才能。
  • 雍门: 古代的地名,象征悲伤情感。
  • 赤鲤: 一种鱼,象征着美丽和灵动。
  • 白猿: 这里借指灵性的动物,体现出音乐的深意。
  • 丈人: 指岳父,表示对家庭和长辈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5年,字子云,号寄庵,晚号无名。顾况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带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音乐艺术得到极大重视。诗中通过描绘小女孩弹筝的场景,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生命美好的赞美。

诗歌鉴赏:

《郑女弹筝歌》通过描绘郑女弹奏古筝的场景,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女孩的才华。诗的开头便以“郑女八岁能弹筝”引人注意,突出了女孩的天赋和早熟。接着,通过春风中传来的音声,诗人将音乐的美感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人的氛围。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一声声音乐如泪水、如鲤鱼、如白猿,生动地传达了音乐带来的情感波动与美感。尤其是“一声雍门泪承睫”,将音乐与眼泪的情感结合,展现了音乐深刻的情感表达。

最后,诗人提到“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不仅突显了郑女的音乐才能,也表达了音乐之美无法被遮挡的力量。这种对比更是增强了诗的感染力,传达出一种对音乐的崇敬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郑女八岁能弹筝: 开篇介绍郑女的才华,突出其年轻与聪慧。
  2. 春风吹落天上声: 春风中传来的乐声如同天上的乐音,表现音乐的优雅。
  3. 一声雍门泪承睫: 第一声音乐如泪水般细腻,象征悲伤与柔情。
  4. 两声赤鲤露鬐鬣: 第二声音乐灵动如赤鲤,象征活泼与美丽。
  5. 三声白猿臂拓颊: 第三声音乐象征力量,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
  6. 郑女出参丈人时: 描述郑女出门的场景,暗示家庭与传统。
  7. 落花惹断游空丝: 落花随风,无拘无束,象征自由与自然之美。
  8. 高楼不掩许声出: 音乐之美无法被遮挡,传达出一种崇高的艺术追求。
  9. 羞杀百舌黄莺儿: 音乐之美让其他鸟类都感到自愧不如,强调了音乐的迷人。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音乐比作泪水、赤鲤、白猿等,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 拟人: 赋予音乐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 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女孩弹筝的情景,展示了音乐的美丽和人性的细腻,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女性才华的认同与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郑女: 代表才华与传统女性的形象。
  • 弹筝: 象征音乐与艺术的追求。
  • 春风: 代表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雍门: 传达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 赤鲤、白猿: 象征美丽与灵性的生动表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女几岁能弹筝?

    • A. 五岁
    • B. 八岁
    • C. 十岁
  2. 诗中提到的第一声音乐如什么?

    • A. 露珠
    • B. 雍门的泪水
    • C. 风声
  3. “羞杀百舌黄莺儿”中的“羞”指的是什么?

    • A. 羞愧
    • B. 羞愁
    • C. 羞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静夜思》和《郑女弹筝歌》都通过自然与音乐的结合,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李白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孤独与思念,而顾况的诗则聚焦于音乐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