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织妇辞
作者: 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一个织妇向丈夫诉说自己的辛劳与不易。她说:“你是田间的男子,我是田间的女子。我们当年结为夫妻,我为你操持纺织的工作。日复一日,我的力气已经疲惫不堪,却仍旧不停地在窗下织布。为了织出华美的丝绸,我却只能穿着粗布衣裳。如今官府要在村里征收赋税,我还得去种桑树。”
注释
- 机杼:指织布机。
- 筋力日已疲:指日复一日的劳动使得身体疲惫。
- 蓝缕衣:指用粗布或蓝色布料制成的衣服,象征贫穷。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状况,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压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贴近生活的诗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和劳动者的艰辛。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创作背景
《织妇辞》创作于唐代,正是社会变迁的时期,农村妇女的地位与生活状况受到关注。本诗通过织妇的视角,反映了当时女性的辛勤劳作与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织妇辞》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一位农村妇女的生活。诗中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织妇的身世与心声让人感同身受。她的辛劳不仅仅是体力上的,更是情感上的无奈与委屈。诗歌通过描绘她的日常劳作,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尤其是“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织妇的辛苦与无奈,令人心生怜悯。整体上,诗歌传达了对劳动者辛苦的尊重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 这句表明了夫妻二人都是普通的农村劳动者,强调了身份的平等。
-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 表达了嫁给丈夫后的责任与承诺,强调了自己的奉献。
-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 描述了日复一日的劳作使身体疲惫,却依旧要不停地工作。
-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 对比了织出华丽丝绸的艰难与自己穿着粗糙衣物的现实,流露出无奈与悲哀。
-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 提及官府的赋税,增加了生活的负担,象征着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
修辞手法
- 对比:如“纨素”与“蓝缕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子展示织妇的辛劳,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织妇的口吻,表达了对农村女性辛劳与困境的同情,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作品突出劳动者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中郎:象征着农村男性的劳动形象。
- 田中女:代表农村女性的形象,体现了她们的辛劳与奉献。
- 机杼:象征着家庭的劳动与责任。
- 纨素:象征着美好与富裕的生活。
- 蓝缕衣:象征着贫困与艰难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机杼”指的是什么?
- A. 田地
- B. 织布机
- C. 家务
- D. 农具
-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无奈
- C. 开心
-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官家”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农民
- B. 官府
- C. 商人
- D. 学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反映思乡情怀,主题与情感有共通之处。
- 《长恨歌》(白居易): 亦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 同样通过个人的视角反映生活的艰辛,展现社会底层的困境。
通过对比,二者都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但《织妇辞》更注重女性的辛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