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多蚊的水乡,夜里总是让人感到困扰。
我举起扇子却无法驱赶它们,只能用艾草焚烧来求得一丝安慰。
不如小心忍耐,驱逐我心中的烦恼。
宁愿听说那些宽广的大度之士,变色如同蜜蜂和虫子?
注释:
- 泽国:指水乡,湿地,多水的地方。
- 吁:感叹,表示烦恼。
- 燔艾:用艾草点燃,古时有驱虫避邪的作用。
- 小忍之:小心忍耐。
- 大度士:指胸怀宽广的人。
典故解析:
“变色为蜂虿”提到的“大度士”,可能指的是道家或儒家的高人,他们心胸宽广,能够包容一切,甚至能将自己的情绪转化为蜜蜂或虫子,象征着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与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关切。其诗风豪放,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可能是因为身处水乡,夜晚蚊虫滋扰,以此表达对生活中小烦恼的无奈与哲思。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水乡多蚊的环境,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烦闷与无奈。开头两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夜晚被蚊虫困扰的情景,令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则表现了作者对抗烦扰的无力与求安慰的心理,扇子无法驱蚊的无奈,转而用焚艾草来求得短暂的快感,显示出一种被动的应对方式。
而后两句“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则引发深思,提到小心忍耐的重要性,暗示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或许更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则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哲学性的问号,强调了大度之士的从容与适应,指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其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智慧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泽国故多蚊:水乡常有蚊虫,暗示环境的苦恼。
- 乘夜吁可怪:夜间发出叹息,表明对困扰的无奈。
- 举扇不能却:使用扇子驱赶蚊子无效,象征对烦恼的无奈。
- 燔艾取一快:点燃艾草以求解脱,表达求安慰的心理。
- 不如小忍之:提倡小心忍耐,面对烦扰时应有的态度。
- 宁闻大度士:愿意听闻胸怀宽广之人,表现出一种崇敬与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烦恼比作蚊虫,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生活中小烦恼的反思,倡导宽容与忍耐,借用自然现象表现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蚊虫:象征生活中的小烦恼,令人困扰。
- 艾草:传统文化中用于驱邪、避虫,象征对困扰的无奈应对。
- 大度士:象征胸怀宽广的人,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泽国”是指什么地方?
- A. 山区
- B. 水乡
- C. 沙漠
- D. 平原
-
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驱赶蚊虫?
- A. 举扇
- B. 烧香
- C. 燔艾
- D. 喊叫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主题上都有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多地表达了对小烦恼的无奈与宽容,而白居易则是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生命的思索。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却都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对生活的理解。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