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

时间: 2025-01-26 23:24:06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

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

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

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
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
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
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

白话文翻译:

回想往昔的中秋节,万国同庆,欢声笑语。如今亲人远在天边,这一天却只能感到悲凉。年轻时遭遇战乱,平安的日子恍若梦境。梨园中还有多少人呢?想必泪水已经流淌不尽。

注释:

  • 千秋节:指的是中秋节,古时称为“千秋”,象征团圆。
  • 欢娱万国同:指的是各国人民共同庆祝的场景,表达节日的喜庆气氛。
  • 六亲远:指亲人远在他乡,表达人们在节日时的思念之情。
  • 悲风:悲伤的风,暗示了孤独和哀伤的情绪。
  • 梨园:古代指的是专门表演戏曲的地方,也可引申为艺术圈或戏曲演员。

典故解析:

“千秋节”即中秋节,古时是一个重要的团圆节日,象征着家人团聚。诗中提到的“梨园”是古代戏曲表演的地方,代表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欢庆与今日的孤独,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中秋节,诗人在经历了战乱和离散之后,感受到节日的孤独和无奈。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反映了社会动荡所带来的个人悲痛,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描绘了中秋节的传统意味与个人情感的碰撞。开头两句回忆起昔日的欢庆,渲染出节日的热闹与团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却发现自己身处的环境令人感到孤寂。亲人远在天边,节日的氛围被悲伤所取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昔日时光的怀念和对战争带来的苦痛的感慨。最后一句“应是涕无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无尽的悲伤和对过往的惋惜。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哀伤,既有对节日的思念,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感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戎昱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人在节日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冲突而产生的复杂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千秋节:回忆起往日的中秋节,情景如在眼前。
  2. 欢娱万国同:当时各国的人们都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气氛热烈。
  3. 今来六亲远:如今亲人都远在他乡,身边没有熟悉的人。
  4. 此日一悲风:在这一天,悲伤的情绪笼罩着心头。
  5. 年少逢胡乱:年轻时经历了战乱,生活不安宁。
  6. 时平似梦中:平安的日子就像梦一样虚幻。
  7. 梨园几人在:梨园中还有多少人呢?暗示对失去的怀念。
  8. 应是涕无穷:想必泪水已经无尽流淌,悲伤难以自已。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昔日的欢娱与今日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使用“梨园”象征文化与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 拟人:通过“悲风”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悲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团圆节日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因战争而带来的离散与孤独的强烈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对历史与人性有更深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秋节:象征团圆与欢庆。
  • 六亲:指代亲人,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 梨园:代表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2. 诗人对过去的节日情感如何? A) 忘记
    B) 怀念
    C) 无所谓

  3. “梨园几人在”中的“梨园”指代什么? A) 一种水果
    B) 戏曲表演的地方
    C) 一座园林

答案:

  1. B) 中秋节
  2. B) 怀念
  3. B) 戏曲表演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是思念亲人的作品,但更侧重于家庭的团聚与分离。
  • 《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人情,表现对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