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咏榴花)》
时间: 2025-01-11 19:5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咏榴花)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
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
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的盛开景象。树叶繁茂,枝头绿意浓厚,而红色的花朵则层层叠叠,争相开放。花心似乎在埋怨春天来得太晚,无法如愿以偿。夕阳下,酒杯映照出娇嫩的面庞,仿佛新妆的女子因醉酒而污了胭脂。最后,诗人将双叶比作相思之情,感叹这样的情感与钗头的相似。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暗:树叶繁茂,深绿的颜色显得阴暗。
- 重重密密:形容花朵层叠、繁密的样子。
- 芳心:指花的心,代指花的情感。
- 春工:春天的工匠,这里可理解为春天的制作者。
- 晚照:傍晚的阳光。
- 娇面:娇嫩的面容,形容女子的美丽。
- 新妆:刚刚化好的妆容。
- 污胭脂:指妆容因醉酒而变得不整洁。
典故解析
“钗头”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或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的“钗头”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1100),字仲明,号致和,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以生活为题材,注重描绘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诗人借榴花的绽放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在当时,榴花象征着爱情与美丽,也是春天的重要代表。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咏榴花)》通过对榴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首句“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中,诗人用“绿暗”和“红滋”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树叶的生机与花朵的绚烂融为一体,传达出春天的生机盎然。接着,诗人以“芳心应恨赏春迟”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渴望,生动展现了花儿在温暖阳光中绽放的急切心情。
“晚照酒生娇面”一句则通过夕阳的柔光映衬出女子的娇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美好的感悟。诗的最后两句“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则将相思之情寄托在榴花的双叶上,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情感的深邃与细腻。这种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的方式,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观察的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叶叶枝枝绿暗:描绘树叶的繁茂与阴影。
- 重重密密红滋:花朵层叠,色彩鲜艳。
- 芳心应恨赏春迟:花心怨恨春天来得迟。
- 不会春工著意:春天的工匠似乎不在意花的期盼。
- 晚照酒生娇面:夕阳映照下,酒杯中映出美丽的面容。
- 新妆睡污胭脂:因醉酒而妆面失色。
- 凭将双叶寄相思:以双叶象征寄托相思之情。
- 与看钗头何似:与钗头的美丽情感相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双叶比作相思之情,生动形象。
- 拟人:用“芳心应恨”表达花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榴花:象征爱情与美丽。
- 双叶:寄托相思之情。
- 钗头: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重重密密红滋”描绘了什么?
- A. 绿色的叶子
- B. 红色的花朵
- C. 春天的阳光
-
“芳心应恨赏春迟”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春天来临
- B. 对春天的不满
- C. 感叹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其中多次提到花卉,描绘爱情与美丽。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陈师道的作品同样表现了春天的主题,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与社会的离乱。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江月(咏榴花)》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