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 鼎湖夜次》

时间: 2025-01-26 01:46:49

今宵雨。

昨宵雨。

宵雨不曾住。

恰似别来情,乙乙抽成缕。

风吹松柏树。

山寺鸣钟杵。

虚想见君时,昵昵空中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宵雨。昨宵雨。宵雨不曾住。恰似别来情,乙乙抽成缕。风吹松柏树。山寺鸣钟杵。虚想见君时,昵昵空中语。

白话文翻译:

今夜又下雨,昨夜也在下雨,这场雨仿佛从未停过。就像我对你的思念,细细缠绵如丝。风吹动松柏树,山寺中钟声和杵声回荡。当我想象见到你的时候,似乎在空中低语。

注释:

  • 宵雨:晚上下的雨。
  • 乙乙:细小、缠绕的样子。
  • 抽成缕:比喻思念之情如细丝般交缠。
  • 鸣钟杵:钟声和杵声,指山寺中的声音。
  • 昵昵:亲密、低语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山寺鸣钟杵”,可以联想到古代寺庙的钟声与杵声,常用于寺庙的日常生活中,钟声代表着时光流逝,杵声则象征着勤劳和修行。这样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一种宁静的境界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当代,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表现出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雨夜,诗人可能因思念而感到孤独。雨夜的环境与思念的情感交织,使得诗中充满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诗歌鉴赏:

《醉花间 鼎湖夜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思念的深刻体验。诗的开头用“今宵雨。昨宵雨。”的重复,突出雨夜的持续性,与思念的绵延不绝相呼应。雨水的潺潺声,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寄托,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恰似别来情,乙乙抽成缕”一句,采用了细腻的比喻,将思念之情比作细丝,形象而生动地传达了情感的缠绵。松柏树的风吹动和山寺的钟声杵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使得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深沉。

最后一句“虚想见君时,昵昵空中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仿佛在空中低语,传达出一种无声的情感。整体而言,诗歌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现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宵雨。昨宵雨。

    • 表达了时间的延续与情感的积累。
  2. 宵雨不曾住。

    • 雨的持续象征着思念的不断。
  3. 恰似别来情,乙乙抽成缕。

    • 将思念比作细丝,体现了情感的细腻与缠绵。
  4. 风吹松柏树。

    • 风的描写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增强了诗的意境。
  5. 山寺鸣钟杵。

    • 寺庙的声音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象征着时间与沉思。
  6. 虚想见君时,昵昵空中语。

    • 通过想象见到朋友的情景,突出思念的深切,表达了无声的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细丝,形象生动。
  • 拟人:风吹松柏树,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鸣钟杵”,增强了律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借助雨夜的意象和自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情感基调。诗歌在细腻的情感中,透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与情感的流动。
  • 松柏树:代表坚韧与永恒,寓意思念的持久。
  • 钟声与杵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宵雨”指的是: A. 白天的雨
    B. 晚上的雨
    C. 雨停了
    D. 小雨

  2. “恰似别来情,乙乙抽成缕”中的“乙乙”意指: A. 大大
    B. 细细
    C. 快速
    D. 沉重

  3. 诗人想象见到朋友时,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欢喜
    B. 思念
    C. 忧伤
    D. 生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孤独和思念之情,但更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
  • 苏轼《水调歌头》:对月的思念与对亲友的怀念相结合,情感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