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再用韵》
时间: 2025-01-25 22:55: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
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
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
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热闹的元宵节夜晚。诗人首先描绘了瑶山的高耸和玉梯的平行,暗示着高贵与美丽的景象,而不需要用银花点缀这个热闹的城市。接下来,诗人提到与柳树相伴,观看飞舞的柳絮,窗外的声音就像是乱蚊在喧闹。路上追寻着传说中的鸾鹤,仿佛离天越来越近,在石头上看鲸鱼和鲵,观赏着这繁华的京城。最后,诗人想要乘风跨越沧海,更需要新月伴随潮水的涌动。
注释:
- 瑶山:指的是美丽的山,常用于形容神仙居所或美好的环境。
- 玉梯:形容高耸的阶梯,象征通往高贵之地。
- 银花:指的是装饰用的花灯,通常用于节庆,象征着热闹。
- 飞絮:指的是柳树的柳絮,常常在春天随风飞舞。
- 鸾鹤:传说中的高洁鸟类,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 鲸鲵:指的是鲸鱼和鲶鱼,代表着水中生物,象征着海洋的广阔。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潮生:指潮水的涨起,象征着变化和动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清新脱俗,融诗意与自然风光于一体,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节日欢乐氛围的热爱,同时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韩元吉的《元夕再用韵》展现了诗人对元宵节夜晚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全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首句“瑶山直上玉梯横”以瑶山的高耸和玉梯的横贯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象征着节日的崇高和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热闹的节日场景,“不用银花散火城”,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热闹氛围的陶醉。
在描绘飞絮与窗外喧闹的声音时,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与人声的结合,体现出一种宁静与喧闹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接着,诗人追寻鸾鹤,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石壅鲸鲵观易京”则是对繁华京城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热闹与生命的多样性。
最后一句“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节日的美好与生命的轮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山直上玉梯横:比喻高贵之地的美丽。
- 不用银花散火城:热闹不需装饰,直接体现节日氛围。
- 著柳共看飞絮动:描绘春天的生机,与自然融为一体。
- 打窗浑作乱蚊声:喧闹的声音与自然声的交融,形成对比。
- 路寻鸾鹤天疑近:追寻理想,象征着吉祥与希望。
- 石壅鲸鲵观易京:展示繁华景象,呼应节日热闹。
- 便拟乘风跨沧海:愿望与理想,表达自由的渴望。
- 更须新月趁潮生:未来的希望,强调变化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山、玉梯象征高贵与美丽。
- 对仗:如“路寻鸾鹤”、“石壅鲸鲵”展现对称美。
- 拟人:飞絮似乎在动,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瑶山:象征高贵与绝美的自然环境。
- 银花:代表节日的热闹与欢乐。
- 飞絮:自然的生命力与春天的气息。
- 鸾鹤:吉祥与理想的象征。
- 鲸鲵:代表生命的多样性与自然的浩瀚。
-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瑶山”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山
- B. 高贵的地方
- C. 繁华的城市
-
诗中“便拟乘风跨沧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追求自由
- B. 渴望富贵
- C. 享受美食
-
诗中的“银花”指的是?
- A. 明亮的星星
- B. 节日的装饰
-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感伤情绪。
- 《静夜思》:描绘了月光下的思乡情怀,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韩元吉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读与分析。
- 《元夕的诗与歌》:关于元宵节的诗歌与民俗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