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回戈军》

时间: 2025-01-11 02:36:46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上将军在激战中又准备返回,皇帝的巡幸已经持续了三年。在军营里不再种植杨柳,我希望能戴上儒生的帽子,去掌控弦乐。

注释:

  • 上将:指的是高级将领,通常是指负责指挥大军的将军。
  • 鏖兵:形容激烈的战争。
  • 翠华: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象征着皇权和威严。
  • 巡幸:指皇帝出巡,考察地方,巡视政务。
  • 杨柳:在古代,杨柳常被种于营地,象征柔和与生机。
  • 儒冠:指读书人的帽子,象征着文人和士人的身份。
  • 控弦:指指挥乐器,象征着对音乐或者文雅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 巡幸:在唐代,皇帝定期巡幸地方,是一种政治活动,旨在视察民情、施恩于民,增强皇权的威慑力。
  • 杨柳:杨柳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古人常以柳树为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或对战争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号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韦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柔情,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末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描绘战争与皇帝巡幸的场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腐败和动荡不安的无奈。

诗歌鉴赏:

《闻回戈军》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与皇帝的巡幸,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开篇提到“上将鏖兵又欲旋”,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疲惫。接着提到“翠华巡幸已三年”,反映出皇帝在外巡视的长久,而军中却未见安宁,暗含对皇权的无力感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营中不用栽杨柳”,则是对营地环境的描绘,杨柳象征着生机与柔和,而此时的军营却是毫无生气,反映出战乱的残酷与士兵的苦楚。最后一句“愿戴儒冠为控弦”,更是流露出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渴望摆脱战争的桎梏,回归安宁的文人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控诉,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韦庄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将鏖兵又欲旋:上将军正在激烈的战斗中,又准备返回。此句开头直接点出战争的主题,给人一种紧迫感。
  2. 翠华巡幸已三年:皇帝的巡幸已经持续了三年,暗示皇权的长期不在,国家事务的混乱。
  3. 营中不用栽杨柳:军营中已经没有人栽种杨柳,象征着缺乏生机,体现出战乱对生活的影响。
  4. 愿戴儒冠为控弦: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渴望掌握文化与音乐,而不是继续留在战场。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如“上将鏖兵”和“翠华巡幸”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杨柳与儒冠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战乱后的死寂,后者则代表和平与文化的追求。
  • 暗喻:通过对“控弦”的渴望,暗示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反衬出当时的社会动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唐末社会动乱的背景,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将:象征着战争与权力。
  • 翠华:象征皇权与威严。
  • 杨柳:象征生机与故乡的思念。
  • 儒冠:象征文人身份与文化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翠华”指的是? A. 皇帝的车驾
    B. 将军的战袍
    C. 士兵的武器
    D. 军营的标志

  2. 填空题: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与对和平生活的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对/错)

答案:

  1. A
  2. 厌倦;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韦庄《闻回戈军》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对和平的渴望,但韦庄更侧重于个人感受,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庄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