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 忆梅》
时间: 2025-02-04 15:2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
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
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
是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
云淡淡,粉痕渐薄。
风细细,冻香又落。
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
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
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美丽。老树上长满了苔藓,横枝上还没有新叶,青春是否会错过这个约定呢?在阴暗处冰冷的灵魂尚未复苏,而阳光下的树梢已经绽放出了红色的花蕾。美人因为寒冷而害羞,谁又惊动了她,清晨时分梳妆打扮呢?月光斜照,花外有小鸟啼叫,霜冷的竹林中隐隐传来鹤鸣。云朵淡淡的,粉色的痕迹逐渐消散;微风轻轻地拂过,冻得香气又飘落。敲门时喜见金杯相伴,倚栏时却害怕听见画角的声音。在梦里依稀记得,曾经浅浅窥视过的朱色纱窗。何时能重写鸾笺,去访旧日游玩的东阁呢?
注释:
- 老树浑苔:指的是古老的树木上布满苔藓,暗示时间的流逝。
- 芳约:指的是青春与美好事物的约定或承诺。
- 冰魂:比喻冬天的寒冷气息或情感。
- 红萼:梅花的花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通常象征着心中的向往。
- 朱箔:古代的红色纱窗,象征着温暖和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常用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梅花也是冬春之交的代表,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擅长写古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字词典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作者通过描写梅花的生长和周围环境,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东风第一枝 忆梅》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思念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生机时,巧妙地将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从“老树浑苔”到“阳梢已含红萼”,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界的复苏,仿佛在呼唤着青春的回归。而“佳人寒怯”则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中,表露出一种内心的柔弱与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轻风、云淡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恬淡的氛围,仿佛人们正置身于春日的早晨,沉浸在宁静的思考中。最后的“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更是将怀旧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树浑苔,横枝未叶”:描绘古老的树木生长苔藓,暗示时间的流逝,且树枝上的新叶尚未萌发。
- “青春肯误芳约”:反思青春是否会错过与美好事物的约定。
- “背阴未返冰魂”:阴暗处的灵魂仍未复苏,暗示寒冷还未结束。
- “阳梢已含红萼”:阳光下的树梢已经开花,象征春天的来临。
- “佳人寒怯”:美人因为寒冷而感到害羞。
- “谁惊起晓来梳掠”:清晨谁又唤醒了她,打破了宁静。
- “是月斜花外幺禽”:描绘月光斜照,花外的小鸟啼鸣。
- “霜冷竹间幽鹤”:竹林中的鹤鸣,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云淡淡,粉痕渐薄”:云彩淡淡的,花瓣上的粉色逐渐消散。
- “风细细,冻香又落”:微风轻拂,香气又飘落。
- “叩门喜伴金尊”:敲门时喜见酒杯相伴。
- “倚阑怕听画角”:倚栏时害怕听见画角声。
- “依稀梦里,记半面浅窥朱箔”:在梦中模糊记得曾经窥视的朱色纱窗。
- “甚时得重写鸾笺,去访旧游东阁”:希望何时能重温旧梦,拜访旧日的东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魂”比喻寒冬的灵魂,形象生动。
- 拟人:如“佳人寒怯”,赋予了美人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云淡淡,粉痕渐薄”,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梅花的绽放,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中蕴含着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春天的到来。
- 老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佳人:象征内心的向往与情感。
- 月、云、风: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风第一枝 忆梅》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张翥
D. 白居易 -
诗中“老树浑苔”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时间的流逝
C. 青春的无奈
D. 自然的美丽 -
诗中提到的“朱箔”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冷漠
C. 高洁
D. 春天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张翥《东风第一枝 忆梅》与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但张翥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对往昔的怀念,而陆游则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